4.手勢代表的心理狀態
有時候無需經過語言,手部動作往往就能直接反映人的感情和欲望。
法國大散文家蒙田寫道:“看呀,看看雙手怎樣允諾,怎樣變戲法、怎樣申訴、怎樣脅迫、怎樣祈禱、懇求、拒絕、呼喚、質問、欣賞、供認、奉承、訓示、命令、嘲弄,以及做出其他各式各樣變化無窮的意思表示,使靈活巧妙的舌頭亦相形見絀。”
人的大腦皮層除了控製麵部的動作外,絕大部分就是用來控製手部動作。比如,當我們說“捏著一把汗”時,緊張情緒就不僅表現在臉上,還會在手中顯現出來,甚至“手的表情”比“臉上的表情”來得更真實。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一些與心理狀態相聯係的手部動作。
1.背手
雙手背後,昂首挺胸,常常是政治家慣用的姿勢。這種動作表示此人崇尚權威,而且充滿自信。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大企業、大公司的廠長、經理,以及退休老幹部等也常采用這種姿勢。背手,還給人一種鎮定自若的感覺。
相反,如果雙手背後,一隻手抓住另一隻手的手腕或另一隻胳膊,則是一個人由於心理緊張而自覺或不自覺地采用的姿勢,以便控製自己的緊張情緒。害羞的少女在陌生人麵前也會不自覺地采取這樣的姿勢。在這種控製性的姿勢裏,手握的位置越高,說明情緒緊張的程度越高。
2.搓手
搓手不僅僅是人們由於怕冷才采用這一姿勢,還表達了內心的一種期待的情緒,期待著某事的成功或預期得以實現。
急速地搓動著手掌,表達內心的一種躍躍欲試的急切的心情而慢慢地搓手掌,則說明遇到有決定性作用的選擇時的一種猶豫不定,或是要做的事阻力很大。比如,向業務主管提交一份工作計劃,主管看完後,如果飛快地搓了搓手掌,然後抬起頭。在他做出回答之前,你已從他的動作中看出,計劃已通過了。但是,如果他慢慢地搓動著手掌,則說明這份計劃有可能部分被否決甚至是被“槍斃”。
3.十指交叉
將十指交叉,是人們常用的一種手部動作。不要誤認為十指交叉,或放在臉前,或放在桌子上,或坐時放在雙膝上同別人聊天是很自滿的意思。事實上,將十指交叉,遮住一半麵部,通常是在隱藏自己的感覺。盡管這種動作的發出者在與人談話時,頻頻點頭,但總是給人漫不經心的感覺。有時,這種動作還表示一種對抗的情緒,表示對你所說的東西不感興趣。而如果他忽然鬆開手,並且上身前傾,這說明情況有了變化。交叉的十指,有時還表示焦慮、緊張不安的情緒。例如,下屬突然被上司召見,這使得他十分緊張,他就會十指交叉雙手緊握在一起。
4.V型手勢
做V型手勢時,掌心向外,伸出食指和中指,其餘三指並攏,意思是“成功”。由於英文單詞“victory”(勝利)的第一個字母是“V”,所以,V型手勢象征著勝利和成功,表示動作發出者信心滿懷,對目標事物誌在必得。在年輕人中特別是青年學生中,這種手勢得到普遍使用。但是,如果掌心向內,這個手勢則是代表數字“2”。
5.觸碰鼻子
如果是用手指摸鼻子,表示心裏想著不可以參與對方提到的事。如果是用指尖頂著鼻翼,表示懷疑對方的話。如果不斷重複這一動作則表示“拒絕”。如果手指堵在鼻子的下麵,則表示心裏不快。
6.挽著胳膊
挽胳膊的具體姿勢不同,意義也就不同。挺著胸,挽在比較靠上邊的位置時,表示想誇耀自己了不起。胳膊挽在比較靠下的位置,且緊緊貼著身體時,是“防衛信號”,是企圖在自己前麵搭起一個保護屏障。如果挽胳膊的時候還弓著背,則可以解釋為心中局促不安。
7.把雙肘支在桌子上,兩手交叉
這個動作表示“拒絕”,手支起是要搭起屏障,阻擋對方。
8.手支在腮幫上,用一隻手撐著腦袋
如果在交談過程中對方做出這樣的動作,還是盡快交出談話的主動權為妙。如果一個人待著的時候手托著腮,則表示心裏隱藏著“想依靠某個人”,“需要他人的支持”的想法。
9.雙手攤開放在桌麵上
這表示很放鬆,心裏已經接受了對方。
10.一手握拳,另一隻手的手掌拍擊拳頭
這個動作代表拒絕。
11.手放在腦後
很多人在害羞的時候會有類似的表現。如果同時還伴隨著雙腿伸長,身子後仰的動作,則表示放鬆。如若不然,就是拒絕別人接近的戒備心理在起作用。
12.手不停地擺弄近旁的某些東西
這個動作要麼表示心裏緊張不安,要麼表示心不在焉,漫不經心。
13.兩手的指尖交叉放在下頜的下麵
這是在向對方傳達“我很自信”這一信息。
14.轉動手腕
這個動作表示動作發出者正在認真傾聽對方的發言,對正在談論的事情很感興趣。
15.用手撫摸額頭
表示十分疲憊。不過,說謊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此動作。
16.用指尖輕輕敲打桌子
這是不耐煩、緊張或拒絕的信號。如果在談話時對方出現這樣的動作,那你最好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趕緊中斷談話。
17.用手揣在上裝口袋或褲兜裏
這個動作可以把手隱藏起來,這基本上是出於不願意暴露真心的戒備心理,要麼是不信任對方,要麼是有不可告人之動機。人們不但在說話時用手部動作來加強語氣和潤飾語言,在危急時刻甚至可以用手勢來代替說話,達到“無聲勝有聲”。一個手部動作雖然未必能夠暴露某個人的全部隱私,但它一定能夠透露一個人的某些心跡。
行為學家曾形象地比喻說:“手勢是人的第二張唇舌。”人們的種種心理可以通過千姿百態的手勢體現出來,而且手勢往往比言語更能傳達說話者的心意。
1.搓手
我們都明白摩擦可以生熱,所以天冷的時候,很多人有搓手生熱禦寒的習慣。但有些人在準備做一件事之前,也會先搓搓手,當然其目的卻不是禦寒。
行為學家經過周密觀察和反複研究之後發現,搓手往往是人們盼望事物有個結局的時候所使用的手勢。也就是說,當人們對事物的結局充滿成功的期望,或不知如何是好,這時,人們就通過搓手來表達這種心情。雖然心急如火時也會有這種動作,但總的意思還是表示期待和盼望。
而且搓手的速度與所表達的意義關係很密切。一個人搓手速度很快,證明他對這件事比較有把握如果搓手速度比較慢,說明他對這件事沒有多大的把握。那些老於世故的推銷員在給顧客介紹商品的時候常常把手搓兩下,其目的就是要暗示對方,自己對這種商品充滿了信心,放心地買吧。而當顧客快速地也把手搓了幾下,推銷員就應該開始高興了。如果顧客慢慢地搓手,或者幹脆將手握起來,那麼推銷員就隻好失望了。
我們發現,食指與拇指相搓表達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