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一聲哀嚎,老爹的懲罰還沒到頭啊,魏碑是很好看,隻是也沒有必要抄寫一百遍吧。
接下來的幾天,齊守謙每天一早來報道,晚上等沈留壓迫完再走,白天沈留不在家的時候,雨晴就是家裏的大王。
自己一方麵忙著練字,一方麵支使著悠然和齊守謙團團轉。
準備中秋節的食物,必須要一樣不少。這可是古代啊,沒有超市和大型的購物場所能夠一站購齊,而雨晴則是高標準嚴要求絕不湊合,力圖要過一個古意盎然而又完美的中秋節。
連沈留都被雨晴動員起來,翻閱了古書,找到了最為詳盡的中秋節資料,列出了一張長長的單子。齊守謙估計這也是未來嶽丈變著法懲罰自己,假借的是雨晴的手,單子列出來了,跑腿的自然是齊守謙。
光是過節水果,必須有的就有葡萄西瓜紅棗李子蘋果和石榴,還不包括那些可有可無的,後來也都一一備齊了;食品類的月餅自不消說,還有毛豆芋頭花生蘿卜和鮮藕,悠然要求要有螃蟹,吃螃蟹又得準備蘇葉湯;齊守謙趕著小馬車,奔波了三天,總算把東西製備齊全了。
雨晴又有驚人想法,說是需要幾個兔兒爺應景。然而,雨晴一說出口,齊守謙瞪大雙眼看著她,一臉茫然,悠然也是茫然。原來這時候還沒有兔兒爺,雨晴自己也沒見過,不過這並不妨礙她唾沫橫飛的描述了一番,直把悠然饞的口水直流。兔兒爺本來就是給孩子過節的玩具,能抵抗玩具誘惑的孩子,尤其是四五歲的孩子,還真是不多見,悠然也不例外。
最後,齊守謙在雨晴和悠然的注視之下,無奈的站了出來,說是要自己動手做。又用了幾天的時間,齊守謙終於成功做出了五個兔兒爺,並且後來成為一項十分賺錢的行業,雨晴順勢建議沈留的學校增加了陶藝課,旨在培養高素質的陶藝藝人,這都是後話了。
現在,悠然心滿意足的拿著兔兒爺,據雨晴觀察,悠然的滿意更多來自其他小朋友的反應,因為他的玩具是獨一無二的,隻有他有別人沒有,所以那些羨慕的眼光無疑滿足了悠然的虛榮心,和兔兒爺幾乎是形影不離。
“你從哪兒燒出來的?”雨晴很好奇,那幾個兔兒爺,不僅描畫的十分精美,還都是瓷質的。
“鎮上有家瓷窯,不過平時都是燒些瓷碗瓷盤什麼的。”齊守謙揉揉眼道。
提到這個,雨晴扭頭瞪著悠然:“悠悠,老實說咱家的那個大海碗哪兒來的?”
悠然低下頭:“是翠翠姐姐送來的,當時盛著一碗雞蛋餅,後來二爺爺就把碗留下了。”二爺爺真是有先見之明。
因為雨晴和悠然都在練字,齊守謙舒服的躺在美人靠上,終於可以休息了。雨晴看著他的身影,眼神眯了眯,“我想自己做月餅。”
齊守謙呻吟一聲,老天,雨晴,你就別這麼有創意了。做月餅就得準備餡料,關鍵是還得要有模具啊,總不能就做些圓餅餅當月餅吧。
隻不過在麵對雨晴期待的目光時,齊守謙低下頭:“我去刻模具。”
“你學過雕刻?”雨晴不解的問道。這個齊守謙還真是愛好廣泛。
“沒有,我隻是會刻印章。”齊守謙嘴角抽搐,不過是小時候撒尿和過泥,現在都能做出兔兒爺,以前學過刻印章,現在改刻模具應該容易多了吧。在雨晴的目光下,齊守謙覺得自己有變全能的趨勢。
後來,連悠然都被雨晴支使的腳不沾地,終於忍不住抱怨道:“姑姑,你忙什麼呢?”雨晴拿著一把明晃晃的菜刀,淩空比劃了幾下,目露凶光道:“”沒看到嗎?我在殺西瓜!”說完衝著悠然露出閃亮的白牙。
悠然趕緊低頭整理菊花葉,因為吃螃蟹是他的要求,所以相關用品就由他負責。
雨晴又重新對著西瓜比劃。西瓜在中秋節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那天晚上,拜完月後,要由當家主婦切開西瓜,切開後要成蓮花狀,切開的數目必須和家裏人數相等,並且每塊西瓜的大小也必須相同。這是雨晴作為當家主婦後的第一個中秋節,因此把切西瓜當作是最重要的事情。
齊守謙刻出了三個模子,菊花狀的,荷花狀的和愛心形狀的,雨晴的西瓜都能切出均勻的蓮花瓣,悠然有了蛋殼燈和荷花燈,準備到時候放到束河去。月餅也做出了蓮蓉餡和豆沙餡的,蘋果個個又大又圓,兔兒爺精神抖擻,連庭院裏都擺滿了菊花,一串紅和步步高還有雞冠花,別管俗的雅的,反正滿滿一院子看起來很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