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淵從將軍府提親離開後,第二日兩人會在下月初一成婚的消息也緊跟著是不脛而走了,輿論更是被推上了頂峰,人人指責顧明淵太過強權,壓迫官女。
百姓雖說隻有湊熱鬧的一張嘴,可這件事落在了本就反對顧明淵的官員手裏就成了一把可以揮舞的劍。
不明白其中真相的官員是一本又一本的折子往上參,都以為自己這一本折子能夠給皇上懲治顧明淵的機會,自己就算給皇上立功了。
可一切卻沒有如他們所願,這一本本的折子遞上去就仿若石沉大海了一樣,一點兒動靜都沒。
這讓官員們奇怪得很,終於在早朝上有人開了口。
但皇上則說這是男女之間的事,陸將軍和沈藝彤都已經同意了,親都已經訂了,算什麼強娶。
官員們以為皇上是因此無法說什麼,便調轉槍頭找上陸將軍,一個個說定然給陸將軍公道,絕不會讓顧明淵強迫與他。
陸將軍雖然常年行軍打仗,都是混在兵營,遠離朝堂,但到底是世家出來的,對付這些個文官自也是有一套的。
麵對這些官員或暗或明的暗示都是打著太極,不說是被逼迫的,也不說不是,給人的感覺就是,他雖然心頭不願,可也實在不敢得罪顧明淵啊。
皇上,陸將軍這裏都下不去手,官員們最終把視線放在了顧燁身上。
到底沈藝彤是他的前皇子妃,之前他與之也是鬧得沸沸揚揚,如今被自己的皇叔強娶,他這心中定然不悅,定不會就這樣袖手旁觀,所以是一個個的下了朝就在顧燁耳邊替其打抱不平。
雖然這群官員的的確確是猜對了,顧燁這心中確實是不悅,而且不悅至極,可那件事放在那兒,一旦接手,扯出那夜的事來,皇上豈會放過他。
這件事從麵上來看,是一個打壓顧明淵的好機會,可他們卻根本就不能動手,能做的也就是順水推舟,讓這些官員去鬧,毀去些顧明淵的民心和朝堂勢力。
所以,官員從顧燁這裏依舊沒能得到什麼,隻是順勢的又被往下推了一分。
接二連三的碰壁讓這群官員心中疑惑不已,分明是一個對付顧明淵的好機會,卻偏偏相關的幾個人誰也不出手,難不成這顧明淵的勢力大到如此地步 ,誰都不敢多說他一句不成?
這顯然是不可能,所以,這一群官員合計之下最終隻能猜測是這件事雖說是顧明淵強取豪奪,但是陸將軍不開口,誰也沒辦法,而陸將軍不敢得罪,那麼他們就隻能越過其把這件事往上更加抬一分。
因此,很快就從這官員的手裏放出的很多反對顧明淵的聲音來,這也是皇上和顧燁想要的,正如他們此刻吃啞巴虧,顧明淵也是同樣無法解釋。
很快,朝堂上反對顧明淵的勢力占據強勢,雖然沒辦法直接打壓顧明淵,但也將顧明淵這方的勢力死死的壓著,畢竟顧明淵不開口反駁便就是默認了,他這方支持的官員也無法說什麼。
而民間,本就恨官家強權,事情越演越烈之後,顧明淵的民心自然是受損的,不知是哪裏傳出一句,若是顧明淵這樣的人當皇帝定然是暴君的言論,很快就得到百姓的認同。
這對於顧明淵來說,是最傷的。
民心這個東西,要贏得並不是容易的事,而在損失了之後再想要拿回來就更是不易了。
但好在的是,顧明淵偏武將,武將大多沒有文臣那般的斤斤計較,而且大多數武將也知曉陸將軍的脾性,絕不會被顧明淵壓製,向來其中定有其他,隻要陸將軍不開口,他們也不會去多在意這些兒女私情的事兒。
因此,軍中顧明淵的勢力並沒有受到什麼衝擊,對於顧明淵來說算是保住了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