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自由與人性(1 / 3)

[[[CP|W:541|H:451|A:L|U:http://file1.qidian.com/chapters/201410/2/3081523635478756579506702988390.jpg]]](注:其實這篇文章並不是我寫的,我隻是覺得我跟他的想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把他的文章轉載了過來。在這裏我還要感謝本文的原作者魔譯,是他把我們日本動漫迷們多年未說出的話一口氣全說了出來。呃……順便告訴各位手機黨們,上麵那個圖片是個超大的自由之翼。)

【前言】無關緊要的前言及背景介紹

上周,我看了最近很受歡迎的一部影視作品《進擊的巨人》。看完之後,我有諸多感想,故在這裏淺談一二。

“那一天,人類終於想起了,曾經一度被‘他們’支配的恐懼,以及被囚禁於鳥籠中的那份屈辱。”短短的一句旁白,拉開了一段悲壯的史詩般的故事的序幕。

《進擊的巨人》屬於虛構想象型作品,故事背景處於一個架空時代,從人物穿著及環境來看類似西歐的中古時期。在一百多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人類的天敵——一種被稱為“巨人”的生物。它們身形巨大,力量驚人,外形與人類相似,卻沒有智商,唯一的行動目的是吃人。大部分人類都葬身於巨人之腹,殘存下來的人類聚集在一個地方,建起了三道高大的環形城牆蟄居其中。人們在這隔絕的環境裏享受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直到主角艾倫·耶格爾十歲那年,60米高的超大型變異巨人突然出現,以壓倒性的力量破壞城門,其後瞬間消失,巨人們成群的衝進牆內捕食人類,人類放棄了這道牆壁逃往更裏層的牆壁內。艾倫親眼看著人們以及自己的母親被巨人吞食,懷著對巨人無法形容的憎恨,於是加入訓練兵團學習和巨人戰鬥的技術。從軍團畢業後,艾倫與夥伴們一起向著巨人展開了進攻。這就是《進擊的巨人》的故事梗概。

【觀看過程及一點感想】

其實我當初看《進擊的巨人》隻是因為無聊時正好翻到,想到最近它十分紅火,便抱著一絲好奇心看了。源動力是純粹的跟風心理,這讓我回憶起時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我從來沒有後悔過看《進擊的巨人》,因為它真的在各個方麵都給了我太多太多的震撼。

我一向不是怎麼喜歡主題沉重的作品——當看到第一集結尾,艾倫的母親被巨人活生生地扳成兩截吃下肚,四溢的鮮血在空中飛舞時,我渾身顫抖著縮成了一團,很久才緩過神來。那是多麼殘酷的場景,讓人久久難以忘懷,更何況是當時年僅十歲的主角艾倫,親眼目睹母親被殘害在他年幼的心靈裏留下了怎樣也無法釋懷的傷痕。

如果,《進擊的巨人》(以下簡稱《進擊》)僅僅隻有血腥殘忍的故事情節,那麼我一定不會看到最後。令我看下去的是第一集中,巨人闖進城後,艾倫徒勞地試圖救出被壓在毀壞的房屋下無法逃離的母親,母親執意要他獨自逃走並囑咐他一定要好好活下去,然而看著艾倫越跑越遠,母親卻淚流滿麵地捂著嘴用誰也聽不見的聲音小聲哽咽著說了一句“不要丟下我一個人……”那一刻,我感到很詫異。在一般作品中,這時的母親應該是一個眼含熱淚喊著“孩子你一定要好好成長為人類報仇”然後英勇就義的形象,然而那一句“不要丟下我一個人……”卻體現出了最真實的人性深處那份恐懼與軟弱。世界不是一個理想鄉,再勇敢的人在麵對強大到難以匹敵的事物時都有恐懼的時候,更何況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看到那一段,我就知道了,《進擊》並不是一部普通的科幻作品。

第一集帶給我的恐懼感淡去之後,我開始一口氣向下看。看著艾倫在兵團不要命地刻苦磨練自己,看著他在每一次回憶起母親時悲傷的表情和緊攥的拳頭,看著他和夥伴們從兵團畢業時堅毅的眼神,看著他緊握著拳抵在心口擲地有聲“為人類獻出心髒!”,看著他站在牆壁的頂端遙望外麵的世界充滿希冀地說“現在,是我們反擊的時刻了!”我不禁和這個少年一樣熱血沸騰了,仿佛我也成了一名戰士,站在他身邊,和他一起守望未來。

所有人,包括我都以為,接下來會是一場人類可歌可泣的絕地反擊,最終大家消滅一切巨人重返廣闊的大地,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

然而,世界是美好的,也是殘酷的,就像利威爾兵長曾經說過的那樣,“你永遠也不可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超大型巨人再次出現,第二道牆壁也遭到了破壞,巨人們又像五年前一樣侵入。新兵們倉促上陣,匆忙中,無數人葬身於巨人腹中……人類與巨人的力量差異終究還是太大,麵對巨人時,人類依然是那樣無力……我的滿腔熱血被一盆冷水澆下,目瞪口呆,無措地看著新兵們被屠殺……

經曆了又一次重創的人類隻有收拾好陣亡士兵的遺體,默默地繼續計劃下一次反攻,心情沉重的我也就這樣繼續旁觀了下去。我再次認識到,《進擊》的世界並不是輕鬆的,而是比現實更加沉重的。在那裏,希望就是一朵不起眼的小小花朵,在一片荒蕪的大地上艱難地,掙紮著存在下去。

【關於生命與自由】(在《進擊》中有諸多主題,現選取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兩個來寫)

有時候,生命與自由是互相矛盾的。

蟄居在高牆後的人類因沒有了巨人的侵襲而得以安居下來,巨大的牆壁保護了人們,百年都不曾被破壞,於是大多數人認為這樣就好,而不顧危險一次一次到壁外遠征的調查兵團反而受到普通民眾的嘲笑與厭惡。每一次,調查兵團傷亡慘重地回來時,夾道圍觀的群眾裏大多是持“沒事幹非要跑到壁外去就是這個下場”觀點的人。

當人類漸漸習慣了被圈在高牆裏的生活,習慣了為了生存安於現狀,習慣了以退避的方式保存生命時,他們就放棄了自由。

巨人與牆壁固然不會出現在現實中,但是我仍然深思了很久。

我們的曆史上,不是沒有出現過蒙受被禁錮的屈辱的時候,那些時候,大部分人不正像《進擊》中的普通民眾般安守現狀,苟且偷生嗎?多少誌士曾經為了追求變革,勇敢地向著龐大的統治階層發起衝擊,最後如《進擊》中的調查兵團的士兵們一樣遍體鱗傷粉身碎骨,可能還要遭受無知民眾的冷嘲熱諷。

《進擊的巨人》其實就是人類曆史的縮影。

那是一種可怕的狀態,行動受到限製,言論受到限製,你可以說“至少我們的思想仍是自由的啊”,可事實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大多數人也慢慢習慣性地禁錮了自己的思想,親手扼殺了心中對於“自由”的渴望。

大多數人都想著:牆壁一百年來都堅固如初,肯定以後也能一直這樣挺立著保護我們,我們現在的生活沒有什麼不好,我們很滿足,我們沒必要知道壁外的世界是怎樣的。而主角艾倫?耶格爾在很小的時候就對外麵的世界充滿了向往。我永遠忘不了那個小小的棕發男孩子緊握一本描述外麵世界的“禁書”,眼睛閃閃發亮地對他的小夥伴們說:“沙之平原,火之山脈,冰之大地,還有一望無際的海洋——能看到這些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啊!”每次調查兵團壁外探險回來,他總會興奮地跟在人群中看,用仰慕的眼光看著調查兵團的士兵們。當聽見人們嘲笑調查兵團時,艾倫會憤怒地反駁他們:“如果今後沒有人去加入調查兵團的話,那麼之前那麼多人不就白白犧牲了嗎?!你們難道不想去看看外麵的世界嗎?我們現在像這樣住在牆壁的裏麵,簡直就和家畜沒什麼兩樣!”當他向母親說起他今後的理想是加入調查兵團到壁外的世界去時,母親惶急地告誡他必須放棄這個想法。這從一個母親希望兒子遠離危險的角度來講確實有道理,但這也從側麵反應出普通民眾對於“走出牆壁”的畏懼與甘願龜縮於牆壁中的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