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洪門客卿
十月一、二日,正好是周末。
應李家鵬、李家豪兄弟二人的盛情邀請,“十一”上午十點多鍾,陽鬆來到舊金山中國城新呂宋巷36號洪門致公總堂。李家豪在門口接到陽鬆,並帶著他參觀。
致公總堂是一棟三層樓的百年建築。一樓紅色外牆,門框
上方的玻璃用紅色油漆書寫了“五洲致公總堂”六個漢字和英文chee kung tong,門楣上有金色的致公總堂縮寫標記。
李家豪道:“陽鍋,我雖然從小在介(這)條該向(街上)長大,闊係(可是)對致公堂的情況並不係很熟悉。幾(隻)能簡單的給你介紹一下。”見陽鬆點頭,便繼續道:
“介裏保存了目前係(世)界上最齊全的華人華僑曆喜(史)
機(資)料。哎呀,我滴中文說地不好,還係(是)你
記(自)己看吧,不明白的地方,我再慢慢和你講。”
陽鬆笑道:“其實你可以用英文的,我沒問題。”
“噢,買過的,我真是糊塗,怎麼忘記了你是伯克利的學
生呢?行,我就和你說英語。嗬嗬,這樣我就輕鬆多了,剛才可把我給憋壞了,都怪我沒有聽大哥的話,小時候不認真學國語。走吧,我們上樓去參觀。”
李家豪換了英語,話明顯多了起來。
沿著狹長的樓梯上到三樓大廳,映入眼簾的是掛滿了牆上的許多曆史照片和文獻,其中有關孫中山先生的圖片和文字資料擺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包括經孫中山修改的致公總堂章程以及1911年7月致公總堂成立“革命籌餉局”的章程、孫中山訂立的籌餉章約等等。
從文字介紹陽鬆得知,這個三樓竟便是孫中山1904年加入洪門、接受“洪棍”(洪門三把手,掌管執法)之職後到舊金山從事革命活動的重要場所。大廳一側的小房間,是孫中山當年使用過的書房,如今存放著與他革命活動有關的墨跡、賬薄、文本及布條刺繡等。陽鬆隨手拿起一本孫中山先生所著《孫文學說》,其中關於洪門起源的敘述引起了陽鬆的興趣,書中記載:
“洪門者,創設於明朝遺老,起於康熙時代。蓋康熙以前,明朝之忠烈士,多欲力圖恢複,誓不臣清,舍生赴義,屢起屢蹶,興虜拚命,然卒不能救明朝之亡。迨至康熙之世,清朝已盛,麵明朝之忠烈,變殘廢殆盡。二三遺老,見大勢已去,無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義之根苗,流傳後代,故以反清複明的宗旨,結成團體,以待後有起者可藉為資助也。此殆洪門創設之本意。然其事必當極其秘密,乃可防政府之察覺也。夫政府之爪牙為官吏,而官吏之耳目為士紳,故凡所謂士大夫之類,皆所當忌而須嚴為杜絕者,然後其根株乃能保存,而潛滋暗長於異族專製政府之下。以此條件而立會,將以何道而後可?必也以能全群眾心理之事跡,而傳民族國家之思想。故洪門之拜會,則以演戲為之,蓋此最易動群眾之觀聽也。其傳布思想,以不平之心,複仇之事以表之,此最易使士大夫聞而生厭遠而避之者也。其固結團體,則以博愛施之,使彼此手足相顧,患難相扶,此最合乎江湖旅客無家遊子之需要也。而終乃傳以民族主義,以期達其反清複明之目的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