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楚國易主4(1 / 2)

不多時,我便到了納蘭鴻熙所在之處的外麵。是禦書房,楚國君王批改奏折,處理國家大事之處,如今納蘭鴻熙就在裏麵,在那個位子上坐著。一切都是很明顯的,讓他公之於眾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我走向前去,兩邊的侍衛看見我後,對我行了禮,我點點頭,邁步進去。抬眼望去,納蘭鴻熙在屋子的最上麵,書桌後麵坐著,桌上放滿了奏折,也不知累積了多久。納蘭鴻熙此刻正埋首在書桌上,微皺著眉頭,批改著那高高一摞的奏折。桌子的右下邊站著一個宮女,默默的磨著墨。

那宮女看見我,向我行禮,我抬了抬手,微笑著走向前去,道:“三哥。”

納蘭鴻熙見我的到來,抬起頭來,道:“三妹,你來了。”

我笑著點點頭,關心的問道:“看三哥眉頭緊皺,怎麼了?”

納蘭鴻熙見我如此問道,歎了口氣,道:“從父王病重道現在,已有快一月之久,已經累積了很多奏折沒有處理,再加如今叛亂剛平,朝綱不穩,外患為憂,實在讓人頭疼。再說,父皇駕崩至現在,還未入土為安,我做兒子的實在是心有慚愧啊。”

確實,雖然我對納蘭驚天入不入土安不安是沒什麼感覺的,可是若是一直不為他舉行葬禮的話,又怎麼能舉行新皇登基的大典。這事的快,越是快,根基就越是不穩。雖然我知道納蘭鴻熙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穩定他口中說的朝綱不穩,外患為憂,但是我也不介意來推波助瀾一次。

也是,楚國這個情形,朝堂之上,那些個文臣什麼的,多不是見風使陀,那邊得勢便往那邊轉,根本不住為患,可是武官就不一樣了,他們的手上可是握有兵權的,這對皇位來說是最大的威脅。皇後薛曼雪的後背薛家及其旁支,可不像我和納蘭鴻熙的背後,薛家無疑是一個握有重兵的大家,皇後薛曼雪雖是獨生女,但是其表兄堂弟之類的卻有很多。其表弟王宇之前已經提到過,手握北路軍,鎮守拒越關,這次燕信過能夠過武越國來攻打我楚國,可謂是越國遠征,真是慷慨的幫我們的忙。而其堂兄薛君潘,手握東路軍,鎮守飛蝗關,當初嫁去夏錦國的時候過飛蝗關,這薛將軍倒來拜見了一番。是個老將軍了,據了解至和平條約簽訂以來,就一直鎮守著飛蝗關。據那一麵之緣和自己從旁的了解,倒是個剛正不阿很值得尊重的人,恐怕這也是此次政變薛曼雪不找自己兄弟,而找其旁家表弟的一大原因吧。其表弟薛君幡兵部侍郎,官職不是最大,在京都裏,卻是個舉足輕重的位置我在楚國呆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也未涉及到政事,對於這個人還沒有見過,是個什麼樣的人也並不是很清楚,不過能當上兵部侍郎這樣的官位,看來也不是一個簡單的角色。還有其他支支節節的也就不細說了。

朝堂之上,可說是半數之上是在他們的那邊。我倒是有些慶幸,此次若不是我方的人數大大的超過了薛曼雪和納蘭鴻徒的人,再加上突然襲擊,讓其措手不及,下手又是如此的狠絕不留情麵,是絕不可能這麼輕易就奪取了勝利。隻是這勝利也隻是暫時的表麵現象罷了,若是薛家在此時聯合起來謀反的話,我沒有任何把握可以平定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