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清婉直挺挺躺了一夜,一夜的狼狽傷害的又豈止是她,她冷笑也換不回自作自受的下場!
故,翌日,她稱病在千緋夜的營帳休息,誰都不見。好在華彥寒做出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暫時沒人去管千緋夜的生死狀況。
事情緣由是這樣的:宣都王遇刺身亡後,在牢獄中的宣都王的兩位兄長頓覺好事連連,正在沾沾自信之時,一道聖旨卻將他們打入地獄。
原來,一直遊離在外的公孫翎趁著宣都王遇刺的這趟子功夫回來了。因著公孫翎的母家勢力,輕而易舉地就將朝中的眼中釘給扳倒了。
公孫翎由自己身為先王子嗣為由,順利繼承大統。其母妃宣氏拿出先王當年的詔書,上麵明明白白寫著的是由公孫翎繼位,而宣都王卻敢冒天下之大不為,捏造事實。
宣氏的血淚控訴之下,宣都王的母妃,也就是如今的王太後聲辯自己兒子絕對沒有做成這樣的事情。就因這件事雙方爭論不休,三五日後,王太後也如宣都王一樣遇刺聲亡,至此朝中人心惶惶,誰也不敢說宣氏母子半句壞話。
公孫翎順利登位,號宣武。封阿圖姆為太尉,主管吐蕃兵馬;封千夜為太常,主管祭祀事宜……除此之外,其他官員皆是連升一級,除了太宰顧寒之未動外,其他官員可謂是喜上加喜。
翌日初,公孫翎以宣都王太過仁善為緣故,由著三司會審,將自己的兩個兄長給查辦了。在掖庭內以一把匕首了解了兩位兄長的命。
公孫翎上位後,將太妃宣氏扶為王太後,而已故宣都王的妻子則因千夜的提議,將其勸入皇陵守陵,宣都王的其他妃嬪則是一律殉葬。便是連懷孕不久的王氏也由一條白綾賜死。
第二日,阿圖姆因著公孫翎的吩咐,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勢將宣都王的殘餘勢力徹底鏟除,太常千夜則反其道而行之,將一幹嬪妃送入閻王殿,並依照宣武王之命將宣都王風光大葬!
不出半個月,公孫翎的雷厲風行震撼的又何止是還在打仗的獵月將士,甚至連忙著與眾大臣商議正事的華彥航也給驚動了。當天夜裏,公孫翎便命侍者攜帶了密信,前往靖城。
不過三五日,使臣便來到了獵月軍營。可華彥寒正因著遇刺一事百般苦惱之際,聽吐蕃使臣到了,便做出了一個了不得決定。就是將吐蕃使臣砍了,將頭顱懸掛到旌旗上。
當晚,使臣的頭顱掛了上去,襯著那旌旗紅的油光發亮。公孫翎大怒,命阿圖姆率兵十萬攻打靖城。自己則是上書一份傳給了獵月國的明武帝——華彥航。
而傅清婉要離寰準備的信件卻是提早一步到了華彥航的手裏,如此一來,傅清婉的計劃也毫無紕漏的執行,雖然囚在一方淨土中,卻身了天下事。
憑著青鳥傳訊,傅清婉不日便得到了西陵親王因罪入獄的消息。雖不表其罪行,但傅清婉大概明白華彥航對華彥寒起了防備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