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生,你不必看懂
有個來自波蘭的同學,今年是他本科的第七年,終於升到了大四,每次進教室都是標誌性地背個書包,再拎著一個手提包,永遠穿著那件米黃色的毛衣,坐到教室的第一排,上完課,匆忙地離開。後來知道,他是個兼職郵差,趕著去送信。有次我問他,是什麼可以讓你堅持這麼多年?他說,我想改變自己的命運。
波蘭哥有個關係不錯的同學,一個伊拉克人,28歲,以前曾為美國在伊拉克的駐軍做過翻譯,後因眾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回國,漂泊到荷蘭。這位伊拉克人和大部分國際學生關係都不太好,據說是因為他和人接觸都是以金錢作為前提,比如,你向他問問題,他會向你收錢,這樣導致的結果是當他向其他國際學生問問題時,也會被收錢。後來,他就開始找中國人問問題,因為中國人總是免費回答。每次他過來問你問題的時候,會從書包裏拿出一包糖,給你吃幾顆,然後開始。後來還得知,他有一個中國女朋友,最近回中國了。似乎是為了證明什麼,他給我看了他女朋友的手機號,180開頭,嗯,是中國的。我問他,畢業後有什麼打算,他說,去中國。我笑了,可是內心很平靜。
前幾天,在ggd認識一個人,27歲,大學畢業後被家裏安排到了陝西省交通廳工作,有房有車。現在他白天工作,晚上學習雅思,準備辭職,今年9月來荷蘭念書,從大一開始念起,本碩連讀。我問他,你為什麼會做這樣的選擇?他的回答虛幻的像個夢,他說,這樣做隻是為了完成一件年輕時一直想做的事。有些時候,現實給你帶來滿足的同時,也會帶來很多牽絆,你認為是對的就去做,至少這樣不會讓自己後悔。
記起大一那年的寒假,抱著體驗的心態,瞞著父母去一家快餐店打工,上菜收盤,一開始覺得有趣,後來漸覺乏味。期間,認識了一個在後廚切菜的小夥,他叫陳康熙,至今記得。休息時閑著無聊,便習慣把隨身帶的英語單詞冊拿出來看兩眼,或許就是因為這個舉動,陳康熙主動過來和我聊天。聊天過程中得知,他年紀和我差不多,來自安徽的農村,初中畢業就出來打工,幹過好幾家店,最終留在現在這家,是因為這家給他提供了一個單人的小房間給他住,這樣,他可以有個好的環境,學習。原來,他現在正在準備參加成人高考,詢問了我許多關於那方麵的問題。我幫他查了很多資料,打印出來給了他,他很是激動。我打工的最後一天,他邀請我去他家,其實就是一間不到六平米的小房間,除了一張床,一把椅子,一張桌子,幾乎放不下其他東西。他和我說,一年後,等他攢夠了錢,準備去廣州上李陽開辦的一所英語學校,先把英語提高,然後他給我看了那個學校的廣告,問我好不好。我沒說什麼。我就記得,那晚我說的話很少,不知道為什麼。後來臨走時,我問他以後怎樣才能聯係到他,他說他沒有手機,住的地方也一直在變,可能的話到店裏可以找到他。一年後,我回去那家快餐店,我沒有找到他,問其他同事,也說沒有消息。這也是這些年來,我最遺憾的一件事。或許,他後來真的去了廣州,現在也參加完高考,去上了他每天夢想著的大學。又或許,他後來認清了現實,安心地去找了其他工作。再想,如果當時我告訴他,那所學校並沒有廣告中說的好,這麼貴根本不值得,這會不會是對他好。我記得有人說過,做夢的人是幸福的,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去驚醒他。願他現在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