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配穴處方(1 / 3)

配穴原則要分明,類似用藥處方同。病有複雜千變化,方有規律加減情。

配穴原則有兩種,直接間接要分明。直接痛區附近取,間接痛區遠部行。

直接間接同時用,臨床療效有奇功。

[附]間接配穴歌(二則)

1.四總穴:肚腹三裏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麵口合穀收。

2.千金穴:三裏內庭穴,肚腹中妙訣。曲池與合穀,頭麵痛可徹。腰背痛相連,委中昆侖穴。頭項如有病,後溪並列缺。環跳與陽陵,膝前兼腋脅。三百六十名,不外千金穴。

(一)頭頸部疾患配穴處方

1.頭痛

頭痛主穴要記清,百會列缺合穀攻。至陰解溪也為主,痛處不同須變更。頭痛主穴加前頂,承光通天效最靈。前額陽白攢竹刺,印堂後溪有神應。偏頭痛時加頭維,太陽陽白絲竹空。後頭痛時加後頂,風池天柱(風)府天容。全頭痛時加陽白,頭維風池足太衝。

2.頭暈失眠神經衰弱與失眠,頭維攢竹百會前。懸顱懸厘足三裏,三陰(交)合穀與關元。神門太淵穴為主,中極內庭與行間。胃加天樞與中脘,肺加肺俞膏肓痊。

3.顏麵麻痹或痙攣

①顏麵麻痹或痙攣,聽會地倉頰車連。針刺患側與艾灸,再配合穀上下關。

②忽然口噤不能張,人中頰車與地倉。聽會下關配合穀,針下時刻得安康。

4.耳鳴聾耳聾蟬聲,針刺翳風,耳門合穀,聽會聽宮

5.咽喉腫痛咽喉腫痛刺少商,合穀頰車天突當,關衝風池與天柱,翳風曲池配商陽。

6.牙痛牙痛主穴合穀攻,上牙巨髎加聽宮。下牙下關頰車用,腮腫後溪與大迎。

7.目疾與鼻病眼痛難睜刺翳風,風池合穀攢哲空。鼻衄啞門與合穀,迎香再配足內庭。

8.流涎唾液口角流過多,風池天柱和頰車。地倉廉皋用針刺,能使唾腺立收縮。

9.失音不語失音不語刺天突,神門湧泉加支溝。瘂門風府強針刺,三翻二次頸項柔。

10.頸項痛(落枕)頸項疼痛難轉頭,風池風府天柱求。大推肩井列缺用,針後痛止頸項柔。

(二)胸脅部疾患

1.胸脅疼痛胸脅疼痛剝章門,肺、肝、俞(大)推昆侖。步廊神藏配伺使,反複針刺效如神。

2.胸中滿痛與咳嗽痰多胸中滿痛刺勞宮,大陵公孫膻中通(咳嗽有痰天(突)肺俞,膏肓啞門太淵豐(隆)。

3.喘息喘息之症刺曲池,天突合穀巨(骨)肺俞。膻中穴收特效,太淵列缺和喘息。

4.心跳驚悸不安

心瑣驚悸不安寧,神門心俞大推同。合穀足三裏,心神穩定目清明。

5.心煩忙亂不安心煩忙亂與不安,大推神門和內關。少海心俞(大)陵氣海,神藏風門手足三。(手三裏和足三裏)

(三)腹部疾患配穴處方

1.消化不良腹部脹痛消化不良腹脹膨,天樞氣海內關攻。公孫中脘足三裏,內庭通穀可輕鬆。

2.嘔吐嘔吐不已在胃腸,公孫內關效最強。內庭中脘(太)白氣海,天樞湧泉可陽。熱病金津加玉液,婦科三陰(交)合穀詳。

3.腹瀉腹瀉不止刺內關,下脘照海公孫天(樞、三裏氣海大腸俞,艾灸神闕尺澤痊。

4.大便秘結大便不通氣海穴,再配天樞三裏截。常習便秘大腸俞,承山大橫為妙訣。

5.胃痙攣痛胃痙攣痛刺公孫,三裏內關與大敦。內庭胃俞上、中脘,三陰(交)巨闕內庭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