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生日+生日(1 / 2)

李斯不等嬴政說完就急忙說道:“王上息怒,此事萬萬不可,王上要三思而後行啊。”

“住嘴!”

嬴政猛然大吼,李斯嚇得全身哆嗦,再不敢說話。

“他們認為孤不見生母是大不敬,他們目中無孤豈不是更加的不敬?他們要絕決於孤,孤便要讓他們知道孤的淩厲手段。”

嬴政看著殿下的李斯,語氣突然放緩,輕輕說道:“不行動,他們會鬧得更凶,既然孤背上了罵名,再多一條也沒什麼。”

李斯隻是一再的說著:“王上請息怒。”

“從今日起,在大秦境內實行焚書政策,凡儒家學說都在焚毀之列。”

李斯身體一震,還是開口說道:“王上,這樣怕是會遭到天下人的反對,王上會更加的孤立。”

秦王輕輕一歎說道:“李卿還不明白嗎?孤要在大秦境內禁止這等言論,這種做法雖然過激,但不做不行。”

李斯無言以對,隻能點頭。

“李卿全權處理,放開手去做。”

李斯領命出去,剛到殿口,嬴政又喊道:“李卿。”

李斯再次跪倒,嬴政輕歎一口氣說:“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李斯淚流滿麵:“王上英明!還請王上同時發放解釋文書,讓天下人明白。”

嬴政又是一陣大笑:“哈哈,孤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釋,去做吧!”

李斯出去。

嬴政看著大殿,接著高聲喊道:“三重九殿誰為友,清風明月做契交。孤就是這樣的漢子,孤今世為王項天立地!”

趙高看著這個天下嘴裏的惡魔,眼神又變得火熱。

這個男人,一生都在做一件不被世人理解的事,麵對世人的不理解和唾罵,他不解釋,這樣的男人,當之無愧的硬漢。

秦王發出焚書令,除秦論外,百家學說都在焚毀之列,消息傳出,天下震動。

其實事情的起因非常簡單,就因為一個叫“淳於越”的人反對秦王的路線,召集眾多讀書人以古論今,相對比較,得出的結論是秦國如果再這樣下去,帝國很快就會倒塌。

議論很得眾人口味,很快就在秦國形成一股儒風。

秦王大怒之下發出焚書令,他要給這些讀書人還以顏色。

但沒想到這樣做卻適得其反,更多人加入進來反對,當然,其中也有很多別有用心的人在扇動,嬴政豈能容忍有人竟這樣無視自己,緊接著就又發出了坑儒令。

秦王的初衷隻是要把這種思想打壓在萌芽狀態,但事情很快就失去了控製,帝國機器之下,很多人被壓成粉末。

這是群儒的災難,這是文化的災難,很多的讀書人大禍臨頭,被焚書坑儒令所殺害,消息很快傳出,天下讀書人痛心疾首,天下反秦之聲再一次達到頂峰。

程文龍仔細的聽完秦國情報人員的回報,不管邊上義憤填膺的眾人的議論,卻一個人陷入了深思。

程文龍被秦王的作風驚呆了,這個漢子,明顯不是在僅僅的焚書這樣簡單,他在向天下人宣布:他要一個大一統的天下,他要做天下的執法者,他要重立法則,他想結束天下的混戰,他要高高在上的統一全天下。

但程文龍仍然覺得秦王這樣做過於激烈,如果沒有過於強硬的手段,這樣做無疑是自絕於天下。

在焚書坑儒令的推動打壓下,很多讀書人逃往這個剛剛成立的大國,他們要麵見程文龍,要程文龍出手製止秦王的暴行。

程文龍微笑的聽完眾人痛哭流涕的表述,然後讓人給這些人安排住處,誰都看不出他在想什麼。

笑話,發動戰爭,這是要死人的,時機不成熟的情況下,會死很多人,程文龍豈會被幾個讀書人所扇動。

“四哥,天下再次憤怒,這是我們的機會啊。”

程文龍看著一臉睿智的馬甘地,然後輕輕歎口氣說:“秦王嬴政,他是條漢子。”

馬甘地也點頭說道:“隻是手段太過激,怕是秦王的罵名要背負下去了。”

程文龍又是歎氣說道:“曾經有一位偉人這樣說過: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

馬甘地一楞:“秦始皇?”

程文龍不說話,自己的到來,確實影響了曆史,如果自己沒有到來,恐怕秦王早就一統天下,自稱秦始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