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冷笑:“好一個永安公主,後宮裏的那些小伎倆竟然都事無巨細地學會了去。你這一招先是趁危打下了永隆的孩子,又嫁禍給赫巔的紫千,果真真是一步不差啊!”太後咬牙切齒,“這一胎哀家千防萬防,連湯水都是寧德宮檢查之後才送的過去,卻沒想,被你給下了毒手!這個孩子是大薛的希望,你為什麼,為什麼!”
永安公主騰地站起來,臉色沉沉如冰,“真是什麼都瞞不過皇祖母!”她頷首,眼神中閃過一絲肅殺,“皇祖母掌控後宮這麼多年,總以為什麼都是自己能做的了主的。可是太子妃的這個孩子您一定做不了主。”
她聲音清冷,“西北多地還處在赫巔的掌控之中,皇祖母也應該知曉,這一場西北之戰,大薛喪失了多少土地。紫千公主既已如願經入朝,太子便更加不會輕易將西北割讓。而太子妃的這個孩子,剛好可以打擊紫千公主在大薛的地位。太子隻需要略略以此讓她失寵,赫巔必會出條件交換以維持穩固。而西北之地的歸還,必定就是最有把握的籌碼!”
太後氣結,發出一劇烈的咳嗽,一口血噴在前方雪白的地毯上,殷紅了一片。她眼神掠過一絲驚詫:“永安,你何時竟有的如此野心!?”
“不是孫兒有這般的野心,是皇祖母您太偏心了!”她上前一步,眼睛裏有東西晶瑩閃亮,“父皇征戰之時,永安不過區區九歲,隨著大軍四處奔波。潤和七年攻回城,驍騎將軍將永安虜進城去做人質。數九寒冬,敵軍不予禦寒之物,永安幾乎活活被凍死。而那時,皇祖母帶著永安的兩個妹妹還留在德州,可有一點能體會到一個九歲孩童的無助與絕望?而永隆!”
她一手突地指向門外,一手朝臉上狠狠一抹:“初初*宮成功之時,永隆不過剛剛出生。前朝輔政大臣以父皇無子為由,對父皇登基多有阻攔。為了證明父皇有子,大薛有嗣,皇祖母以偷龍轉鳳將她換到了廣陵的諶家。而諶家同時出生的老四卻被抱來當皇太子。皇祖母想的當然,待大薛安定,擇日將永隆召回宮中為子墨之妃,大薛世世代代便依舊是薛家的。”
太後幾乎說不出話來:“你……何時知道的這些?!”
永安公主嘴角扯出一絲怪異的弧度,似笑非笑:“永安還知道,將諶家的老四與永隆互換,不僅僅因為兩人在同一天出生,還因為皇祖母存了一絲私心。算來算去,不管是子墨還是永隆,一個是皇嗣,一個諶家的人。既不亂了皇室的血統,又保證了諶家的地位榮寵。因此這麼些年來,不管是子墨與其他侍妾的孩子,還是父皇的其他子嗣,都無法平安地活下來。因為太子必須是子墨,太子妃也必須是永隆。皇祖母,您可真是用心良苦!”
“皇上登基的時候你才十歲,竟然知道了這些!”太後應聲騰地站起,順手打翻榻旁小幾上的一隻藥碗,濃烈的藥味在殿中彌漫開來,聞得人心中無限苦澀。她臉色發青,眼睛死死地瞪向她,像是一件埋藏多年的秘密突然被曝在陽光下供所有人觀望。
“隻可惜,”永安公主仿若未聞,自顧說下去,“皇祖母應該知道萬事終了皆有報,那麼多的孩子夭折在皇祖母手中,到頭來,永隆的這個孩子也沒有了,這便是孽債。做的多了,總是要還的!皇祖母以為是永安做的手腳,怎不想想,這是太子殿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