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萊塢片裏的中國元素(1 / 1)

娛樂觀察

太空科幻大片《火星救援》正在國內上映,除了關於男主演馬特-達蒙在火星上種植土豆並靠吃土豆活了500天的討論,對於中國觀眾而言,片中更具接近性的橋段則是中國航天局在關鍵時刻伸出援助之手,貢獻出自己的助推器,加入到了這場營救行動中。

近年來,類似中國元素的植入,在好萊塢大片中並不少見,如啟用中國演員、到中國取景拍攝等,在這背後,與中國日益高漲的票房市場以及好萊塢對於這塊市場的看重不無關係。不過,近年來的案例表明,並不是植入中國元素就能討好到中國觀眾,不恰當的植入有時反而適得其反。

劇情:中國元素關鍵時刻起作用

《火星救援》裏的中國元素,不少觀眾認為這是片方在討好中國市場,不過,也有看過原著的觀眾表示,電影中的這個情節是小說裏原本就有的。

早在年度科幻巨製《地心引力》中,中國元素就起到了拯救主角的強大作用。影片中,空間站爆炸後,女宇航員返回地球的唯一希望寄托在中國空間站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上,當時有觀眾看完影片就感歎,這次不再是好萊塢習以為常的美國拯救世界,而是中國的航天科技成果拯救了美宇航員。這在當時被影迷稱為中國元素在好萊塢大片中史上最牛的植入。

演員:中國明星多是打醬油

涉及到中國部分的劇情,自然少不了中國演員的加盟。《火星救援》中,就啟用了中國演員高雄和陳數來飾演中國航天局的官員。再比如,《生化危機5》中,李冰冰飾演了艾達-王一角,因為這個角色在《生化危機》係列遊戲中是華裔美國人,邀請中國演員出演也是合理的。

不過,劇情跟中國關係不大的好萊塢大片,有時也會有中國演員的加盟,戲份多是打醬油。如在《X戰警:逆轉未來》,範冰冰在片中飾演一個名為閃爍的變種人。周迅也曾在《雲圖》中一人分飾了幼娜939、酒店男經理、羅斯三個不同的角色。

除了啟用中國演員,好萊塢大片也頻頻來中國取景。如當年火遍全球的《阿凡達》裏酷似張家界的哈利路亞山,《變形金剛4》裏出現的武隆風景區,《碟中諜3》中的東方明珠、黃浦江夜景、西塘風光……

而要說近幾年在中國元素植入上最為典型的案例應屬《變形金剛4》。除了有李冰冰、呂良偉、韓庚、鄒市明等一眾中國麵孔出鏡,影片還在中國多地取景,如廣州作為變形金剛的生產基地出現,變形金剛各派別的終極大戰發生在香港中環,北京的長城、水立方、鳥巢等場景也有所呈現。不僅如此,影片還植入了大量中國品牌的廣告,包括蛋白粉、汽車、牛奶、電視、礦泉水、珠寶、功能飲料乃至鴨脖。可謂是全方位地植入。

植入背後乃是利益,效果自有觀眾評判

中國觀眾對於好萊塢大片中的中國元素一直褒貶不一、持有爭議。有些觀眾表示,正是衝著裏麵的中國元素去看電影的,這些元素會讓他們感到親切、產生共鳴。而對於相當一部分觀眾而言,牽強、生硬、不適宜地加入中國元素則令觀影體驗受到影響,比如,《變形金剛4》中與劇情違和的中國品牌就頻頻令人出戲。

而有時所謂的中國元素難免淪為影片來到中國市場的宣傳賣點,比如啟用中國高人氣明星出演影片,哪怕其角色僅僅是打醬油,依然可以產生不錯的宣傳效果。以至於如今有好萊塢大片來華宣傳時,“影片是否有中國元素”幾乎已經成為媒體必問的問題之一。

中國元素的植入與好萊塢製片公司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密不可分。近些年,中國急劇增長的電影票房對放眼全球的好萊塢同樣誘人。如何將這種重視變為實際的票房,最為直接的辦法就是讓影片拉近與中國觀眾的距離,植入中國元素成為最簡單可行的方式,而這樣的方式也確實曾收獲較為可觀的效果。

當然,中國元素的植入也有反麵教材,比較典型的就是《鋼鐵俠3》,其幹脆簡單粗暴地為中國觀眾剪輯了一個中國特供版,除了鋼鐵俠造訪北京永定門的場景外,兩位中國演員王學圻、範冰冰露麵時長合起來近5分鍾,其中,範冰冰飾演的吳佳琪一角的憑空出現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而在該片的美國版中,全片劇情與中國沒有絲毫關係,王學圻飾演的吳博士隻出場幾秒,台詞隻有“你好”兩個字,範冰冰的戲份則完全被刪減掉了。

如此生硬的植入讓不少觀眾感到出戲,以至於那段時間,大家對影片的吐槽不絕於耳。據了解,《鋼鐵俠3》之所以如此費盡心思加入中國元素,是為了爭取合拍片資格,而一旦獲得合拍片身份,就可以繞開進口影片的數量限製,同時不受排片檔期的限製。

就目前來看,中國元素在好萊塢影片中植入最為成功的案例,非《功夫熊貓》係列莫屬。影片對原汁原味的中國文化元素的呈現,不僅受到中國觀眾的肯定,也受到世界其他地區觀眾的歡迎。在這背後,是製作團隊對於中國文化的深入研究與了解,而非急功近利地一味迎合中國市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