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之上,碧波萬頃,一海之水似無邊無際,綿綿延延不知其有多少億萬裏,海納百川,容納萬物。
金鼇島上,處處是闌珊水榭,亭台樓閣,島內格局別具一格,雕梁畫棟,意興闌珊,天罡之數,地煞之變,靈禽異獸,爭相奔走。
陸地按照地方之說,群山聳立,山穀林立,隱隱成圓,在加上陸地的特征,彰顯著天圓地方的道理。
通天教主端坐碧遊雲床,周身上下,雲光閃耀,浩大光芒明媚柔和,不悲不喜,表情似萬載不變,閉目參悟天道。
這時萬妖下界之勢,驚擾聖人心境,教主蹙起眉頭,法眼一開,光華褶褶直透九霄天外,心思一動,麵前雲鏡處顯露萬妖下界之景。
手指之間自有瑞彩霞光繚繞,微微掐算,太乙鬥數信手拈來,毫光閃耀,自冥冥天道虛空中推演天機,良久過後,教主眉宇之中盡是疑惑。
檀口微張,自有一股清淨之氣散出,散於空中凝聚成一朵朵青蓮,飄飄而落,光暈蒙蒙,一股馨香霎那間襲來。
神色之間似是不解,似是疑惑:“天機變化,似有一股神秘力量幹擾天道,以至於封神之劫出出層層變數,至於為何妖族牽扯進來,乃此一迷。”
教主自語畢,眉頭微微蹙起,在思考什麼。
忽的,麵前雲鏡破裂,教主驚醒,心思一轉便知道事情的由來始末。
冷冷一笑,空氣似是被一股殺伐之氣凍結,似從陽春三月,回到了寒風咧咧的冬季時分。
望向虛空而道:“貧道尚未與你們計較,如今還想讓貧道讓弟子下山相助你們,那豈不是貧道自打自家麵皮,聖人威嚴何在?”
卻是太清道德天尊與元始天尊,二位聖人對通天教主不滿,以至於被教主察覺。
殊不知二位聖人對通天教主不滿,然而教主亦是被他二人不滿。
三清之間的兄弟情誼,在這一刻卻是悄然裂開一條縫隙。
“大師兄,二師兄你們不顧麵皮,便對貧道弟子出手,讓我截教弟子上榜,三清情誼何在?若不是青辰聖人護持一番,貧道那幾位徒兒除卻雲霄,怕是要遭二位師兄毒手吧!
昔日紫霄宮中,句句箴言,貧道猶然在耳,但是二位師兄縱容門下弟子,多次辱我截教,貧道乃是聖人,一教之尊,如何能忍?
如今封神出現變數,可謂是變數重重,未來如何,恐怕即便是老師也無法料到,既然如此,貧道少不得要插上一手。”
心中想到這裏,卻是有了計較。
屈指彈出一道指風,敲響外麵懸掛殿角的金鍾。
鐺鐺鍾聲,傳遍四海,響徹島中。
無數被通天教主遣回道場的弟子們,這一刻紛紛聽到這鍾聲,向著金鼇島雲集而來。
一時間,仙光雲氣,左道妖雲,彙聚而來,直奔金鼇島。
未消半日光景,金鼇島上再次呈現出萬仙來朝之勢,地仙界震撼。
一路路碧遊門徒,或騎仙鶴,或跨猛虎,或禦飛劍,或踩祥雲,浩大仙光彩雲,雲集而來,洶湧而至,直奔金鼇島。
不消片刻,金鼇島上便彙聚萬餘仙人。
一時間,清冷不少的金鼇島,再次熱鬧起來。
通天教主坐於大殿雲床上方,望著一個個弟子們步入殿中,心中甚喜。
眼見弟子差不多到齊,妙口生花,言道:“如今封神之劫出現重重變數,爾等當中未斬三屍,身入劫中,為今之計隻能下山應劫,機緣深厚者,或許可以渡過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