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老聃騎青牛西出函穀關,駕臨化外之地——天竺。
其地風俗大異於中土,好香料,裹長袍,綴滿金銀飾物,音樂殊異,舞姿曼妙,妙不可言。
正如同中土周王朝傾頹、諸侯傾軋一般,天竺國此時也是四分五裂,大小國家足足有十六個之多。
“無量天尊此地合該聖賢出世,教化一方,上應天數,下恤萬靈,了結因果,清淨解脫,大善!”
老聃斜倚在青牛背上,眸中兩道金光熠熠,觀照天竺氣數。從座下拿過風火蒲團,一抖,一個人滾了出來。
隻見其麵容清瘦,滿帶風霜之色,倒是骨骼清秀,道氣盎然,頭頂白虹直貫虛空,吞吐雲氣,浩大博廣。
“弟子拜見大師伯,願大師伯萬壽無疆”
老聃撫摸著三尺垂須,滿麵容光,言道:“你可知道水無常態,地無常勢?當初你師尊不尊誓言,擅自擺惡陣阻擋西岐仁義之師,累及門下,最後悲慘收場。當真是可悲可歎,你氣數未盡,貧道不忍你枉送性命,特地救下你一命。如今天下氣數大變,西方佛門大興勢不可擋,貧道為我玄門計,還需你配合一番,不知你意下如何?”
多寶道人苦澀道:“但憑大師伯吩咐”
“甚好,西方佛門雖然乃是八百旁門,不為盤古正宗,但也妙法玄奇,如今其大興之勢恍若冉冉升起的朝日,隻能順,不可逆。接引深謀遠慮,可惜佛門根基淺薄,教義缺失,正中貧道下懷。西方極樂世界獨占西牛賀洲,以至於氣數不能暗合天機,彌蓋洪荒,不為圓滿。
今日,貧道有意讓你成就無上佛陀道果,統領天下諸佛,做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佛祖,你是願意還是不願意?”
老聃說完,就閉上了眼睛,靜待多寶道人的答複。
多寶道人心中且喜且悲,喜的是,如果真如老聃所說,自己必將成為西方教除去二位聖人之外的第一人;悲的是,從此叛道入佛,不為通天門下,心中難舍,亦是糾結。
“如今吾以被擒,師尊不知情況如何,諸位師弟,師妹也不知是生是死,自己一人力量有限,如何能再續截教大教氣運?”
想到這裏,心中黯然一片。
多寶道人五味陳雜的心思,最終還是被打動了。
“弟子願意”
雖然語氣苦澀、羞愧,但是說得是那麼堅定、萬劫不移。
老子睜開慧目,久久不說話,似乎神情中閃過一絲不舍、厭惡、解脫和平靜。
“很好,萬劫不壞聖人之境乃是億萬修道之人歸途,一切都可以為了這個目的而舍棄,貧道就成就你這番機緣。”
一揮手,黑白陰陽神光刷過,裹挾著多寶道人落入迦毗羅衛國皇宮之中。
……
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人陡然站起身來,神魂感應著天地間越發清晰的天機,淚水沾濕衣襟,朝彌羅宮所在拜倒,“弟子不肖,要告別師尊了”
說完,讓木吒牽來靈牙仙。
須臾,一頭潔白的六牙白象被木吒牽來,身形威猛,隻是象目之中滿是屈辱和憤恨,另外似乎還隱藏著一絲畏懼。
普賢上了白象,靈牙仙滿不情願的跺著小碎步,縱起祥雲,望天竺而來。追星趕月,普賢望見天竺一處上空紫氣盤旋,鹿鳴呦呦,於是指點白象飛奔而來。
雲光墜落,普賢朝青牛背上老者拜倒:“弟子拜見師伯,願師伯萬壽無疆”
“甚好,不要誤了時辰”
手中拂塵一刷,白象化為一光點,亦是緊隨多寶道人後塵。
……
“多寶師兄?”
多寶一聽,聽著熟悉,睜開眼一看,卻是一隻玲瓏白皙、堪比羊脂白玉的六牙白象。
“你是靈牙仙師弟?”
多寶道人一眼就看出了此白象就是靈牙仙所化。
“師兄”
靈牙仙一見真是日思夜想的門中師兄,不由悲泣起來。
“師弟,你如今怎麼現出了原形?”
哭哭啼啼一番,多寶道人卻是奇怪道。
靈牙仙恨道:“多寶師兄你不知道,萬仙陣被破時,那元始天尊教唆普賢用三寶如意將師弟我打回原形,下了符咒,從此再不能化為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