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出蔡府不久,便在回去的路上,聽到一句話,一句我很感興趣的話,就是?“在下臨淮魯肅。”
聽到這名字,我就趕緊過去看看到底是誰了,如果真的是曆史名人那是最好了,目前要發現幽州缺的就是人才。
我走近,就看到袁術露出輕視的神情對魯肅道,“原來是臨淮魯公子,久仰久仰。不知魯公子,何出此言?”
這袁術怎麼提個豬頭在這裏裝逼啊!還有剛才他們說什麼啦,看魯肅表情估計不是什麼好話。
魯肅看到袁術語氣不和善,想來是要跟他杠上,魯肅不卑不亢地朝那袁術抱拳一禮,然後道:“諸位都是飽讀詩書,才學過人之輩,燕侯在大殿之上做的三首詩,你們何人敢作,何人能作,在此無故詆毀燕侯,有失君子風度吧!況且燕侯還是一位武將,能有如此才學更是難得!”
魯肅這話一出,那些所謂的才子都為之一滯,閉口不言,說到口才,在場的眾人都不比魯肅差,但是說到楚雄的詩,確實比不過,所以這些個士族儒生一時間都無言以對。
還是袁術最先反應過來,“哼!你們這些個寒門子弟,就會捧著楚雄那種反詩,難道你還能隨著楚雄咒罵百官不成!”袁術沒有在魯肅說的問題上繼續下去,而是直接轉過來打擊魯肅,寒門學子的身份,更是鄙視他隻能羨慕楚雄而已,自己也隻是個無膽之輩。
袁術的話一出口,他身後的學子也都跟著起哄。
魯肅微皺眉頭,他看著這些素有才名的士族子弟,一個個的露出這等庸俗的嘴臉,也是鄙視的不行。麵對那些學子的起哄,魯肅一個人根本無法招架。
這裏混亂喧囂的情況,也引起了周圍百姓的注意。百姓門紛紛圍觀過來湊熱鬧。
在場麵上,魯肅有些弱勢,不過魯肅夷然不懼,依舊俺著自己的想法替楚雄辯解。
周圍的百姓靜靜地看著,也很快明白了前因後果。於是現場頓時分作兩派,一派支持袁術,另一派則支持魯肅。支持袁術的基本上是士族的人,而支持魯肅的都是平民百姓,這一站,魯肅背後的隊伍瞬間龐大好幾倍,聲勢馬上蓋過士族的人。
本來隻是魯肅同袁術等少數幾個人的爭論,現在已經升級為士族與平民百姓的大論戰。
爭論的問題也不是在相互人身攻擊,而是上升到國家大事的層次。不過爭論的話題卻仍然圍繞著楚雄這個焦點人物。
“楚雄身為一郡太守,朝廷命官,居然在朝堂上狂妄的辱罵百官,在洛陽城中毆打司隸校尉,簡直目無法紀,狂妄之極。難道這是為官之道,為臣之道嗎?”袁術咄咄逼人地質問道。
如果這話問其他的人,或者對方會無話可說。但他問的是魯肅,白衣儒生問魯肅這番話,無異於班門弄斧自取其辱。
魯肅輕輕一笑道:“燕侯辱罵百官乃是聖上恩準的,何來不臣之說,況且辱罵的是貪官汙吏,不高興地也是貪官汙吏,教訓的洛陽惡霸,如此高風亮節之人,難道不是一個好官的楷模嗎?看你現在的樣子,估計是燕侯把你打輕了吧!”
袁術已經無話可說了,在對方解說麵前,他根本就沒有反駁的餘地。
“你們是讀書人,私下談論楚雄的反詩也沒什麼,但是千萬不可在大庭廣眾下談論,否則就是大逆不道,你可看清楚了,這天下可是士族的天下,百官的天下!”袁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