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遵命。”關羽張飛出門點了五十虎衛,就準備出發了。
“主公,我也去,我也去。”許褚一看有事做,也急著要一起去。
“好吧,仲康,你去凡是聽雲長的,不可魯莽。”
監獄內,不見天日,外麵是炎炎烈日,到了裏麵,卻寒氣刺骨。空氣中孕育著陣陣的發黴的臭味,到處爬滿了蟑螂和耗子。這裏關著古代最為著名的“神醫”華陀,他就被關在一個單獨的牢房裏,睡覺隻能睡稻草,棉被更是沒有。盡管如此,華陀還是不願意被就這樣的天氣凍死,本來瘦弱身體,因為幾天來,都是吃些殘羹,整個人就更加蕭條了。華陀為了禦寒,一遍遍的練著他的‘五禽戲’,累了就縮成一團休息,等冷了又繼續練拳,如此反複。
他是真的不想死啊。在這個時代,生命雖然賤,他一個平民死就死了也沒什麼,可是他畢生的心血《青襄經》才完成一半,更讓他無法接受的是他到現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傳人,要是自己死了,如何甘心,他本是士人,一身書生風骨。數度婉拒為官的薦舉,寧願手捏金箍鈴,在疾苦的民間奔走。行醫客旅中,起死回生無數。他看病不受症狀表象所惑,用藥精簡,深諳身心交互為用。他並不濫用藥物,也更是重視預防保健,“治人於未病”,觀察自然生態,教人調息生命和諧。但對於病入膏肓的患者,則不加針藥,坦然相告。
他對民間治療經驗十分重視,常吸取後加以提煉,以治療一些常見病。當時黃疸病流傳較廣,?他花了三年時間對茵陳蒿的藥效作了反複試驗,用春三月的茵陳蒿嫩葉施治,救治了許多病人。民間因此而流傳一首歌謠:“三月茵陳四月蒿,傳於後世切記牢,三月茵陳能治病,五月六月當柴燒”。他還以溫湯熱敷,治療蠍子螫痛,用青苔煉膏,治療馬蜂螫後的腫痛;用蒜畝大酢治蟲病;用紫蘇治食魚蟹中毒;用白前治咳嗽;用黃精補虛勞。如此等等,既簡便易行,又收效神速。
可惜,這一些隻能隨他帶去地府了。早知如此,他應該把這些醫書分與那董奉,張仲景啊!
想到自己的醫書,華陀把他拿出來,叫來獄卒,希望他能把自己的醫書送給需要的人,可是獄卒很不屑,根本不打理華陀,誰叫醫者那是賤業呢!無奈之下華陀就準備燒毀醫書。
這邊關羽等人由於急著帶華陀回去給自家主母看病,都是快馬加鞭的趕路,到了門口出示了主公的手印,獄卒也是很恭敬的把關羽等人引進牢房。
“華陀,華陀,你在哪,快點出了,我胖哥找你。”張飛剛進牢房就大聲亂叫。
華陀本來要燒書了,書都快碰到火了,突然被這大嗓門給雷到了,獄中本來狹窄,那麼大聲,耳朵都不好受。聽那人好像叫自己出去,自己倒是想出去,可這門鎖著呢!
“將軍,你要找的華陀,在這邊。”旁邊獄卒看張飛亂喊,在他旁邊耳朵都發疼,趕緊給張飛指引。
“哈哈哈,懂事。”張飛看著獄卒的表現,笑了笑,拍了拍獄卒肩膀,給了人家一個讚許的眼神。
獄卒被張飛輕輕一拍差點跪下了,趕緊笑笑,跑前麵引路,也不看看人家獄卒才多大身板,不小心拍死了,不就冤死了。
關羽等跟獄卒來到一間牢房前,看到一中年人還在點燈看書,馬上就給了對方一個讚許的眼神,關羽心想:落魄成這樣,還有心思看書,跟自己當年跟主公前一樣,賣棗都要看書,這份氣度很是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