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占據並州(1 / 2)

原本慢慢推進的關羽,第二天接到羅海的捷報後,馬上加快行軍,居然隻用了三天的時間,完全進說了上黨地區,到達了上黨地區的最東部的晉城地區?。

從翼城出發,直線距離其實就是二百多裏路程,隻不過,山路曲折,真要算起來,絕不下於三百多裏。

整個上黨地區,其實是相當大的,從東到北,縱長足有四、五百裏,東西寬約兩百多裏。一個高地,一個相對平坦的高地,在四周大山環繞當中,當真的是一個非常奇特的地形。

不過,別看上黨地區這麼大,可是,其中的人口著實不多。並不如後世那些,上黨地區一個小鎮就有兩三萬人那麼多。

據一些曆史考查,東漢永和五年(140)上黨郡戶數26222戶,人口有127403人,麵積為29228平方公裏,人口密度約4.44人/平方公裏,平均每戶六口左右,。要知道,公元140年離現在才不過是過了幾十年的時候,當時才隻有12萬來人口,可見其人口的稀薄。

當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上黨地區的人口,或者有幾十萬人,但最多也不會超過三、四十萬人的人口。要不然,張楊也不可能在上黨這麼久了,還遲遲都沒能發展得起來。這也是受到天狼軍的危脅,他才會把軍隊擴充到七、八萬人馬。

而上黨地區的人口,也大多數都是集中在上黨東麵一帶地區。如晉城,長治,壺關一帶地區。

晉城,本就是上黨曆來的主城,不過,張楊覺得晉城離並州河東、冀州河內都太近,容易受到突襲,所以,他平時都以長治為中心,把長治南麵的壺關當作是他的主要軍事要塞。他的軍隊,也大多都是留在壺關。

關羽的大軍,在進入上黨地區之時,碰到了在等著的羅海,吳江這群黑社會好手,原來這些家夥。剛與張楊的援軍打了一仗,雙方都沒有占到什麼便宜。後來。張楊的援軍撤到晉城去了。

關羽詢問過後。確認這一支約五千人的張楊軍,應該是張楊的精銳軍士,便要先解決了這幾千人再說。畢竟,晉城在上黨地區的最東部地區,自己若不解決了就向長治、壺關攻擊,他們若在背後給自己一刀並不好受。

派出了無數探子。去偵察張楊現在的情況,亦分出了一萬軍馬,向長治挺進,主要是利用這一萬軍馬。牽製吸引張楊的注意力,讓他不敢輕易的率軍趕到晉城支援。

晉城是上黨地區的主城,奪取了晉城,就等於是可以在上黨地區立足了。

晉城是古城,整個城池並不算是太大,人口也不達十萬。特別是被張楊強征了一批上黨百姓為勞役之後,晉城之內的人口,估計就是在五萬到六萬之間。

留守晉城的守將是方經,是張楊的一個心腹親將。

關羽的大軍一到,他就閉城不出,想利用堅城死守。憑關羽如何叫陣,他就是不出。

另外,他又派了軍士逼著城內的百姓幫助他們守城。

沒有辦法,因為關羽也沒有什麼的攻城器械,並沒有急著攻城,而是留下兩萬軍馬,圍困著晉城,另外派出一萬人馬,直撲長治。另派一萬人馬,去接應另兩路大軍進入上黨地區。

五天之後,一臉沮喪的呂布和趙雲兩路大軍,亦已經進入了上黨地區,他們兵分兩路,一路圍困長治城,一路進擊壺關。

一時間,上黨地區,戰雲密布,一股兵凶戰危的味道,感染著上黨地區的每一個人。

張楊現在,他在天狼軍圍困長治的時候,他就已經把沒有派出去的兩萬精銳軍士撤到了壺關。在這個時候,他也知道大勢已去,也派出快馬,命令留守各條並州進入上黨地區通道的軍隊加急撤回來,免得被天狼軍逐個殲滅。

天狼軍的兵力比他多,軍士的戰鬥力比他強。張楊現在,還真的有一種世界未日的感覺。

他現在,就麵臨著三個選擇。一,就是向天狼軍投降。二,就是率領自己的軍隊,離開上黨,東出冀州河內,前去投靠袁紹。三,就是和天狼軍死戰到底,但可以預見,最後必是他張楊城破身亡的結局。

可是,張楊當真的不甘心啊,他在上黨經營了這麼久,好好的一個土皇帝,才走出上黨參加討董聯盟,回來占領並州沒多久,現在居然被楚雄逼得走投無路。他心裏的那個恨啊。可惜,擺在他麵前的事實,讓他真的沒有一點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