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諸葛亮亮(1 / 2)

處理好並州的事情,我便帶著關羽,張飛,趙雲,許褚,周倉等十六萬天狼軍回轉幽州,現在北方的勢力基本鏟平,需要回去把東邊的隱患也解決了。

並州就留下呂布和劉備管理,文臣也有陳宮,徐庶,武將有張遼,高順,陳到,臧霸,張秀,張濟等。隻是後來聽說劉備給呂布舉薦了一個叫徐晃的大將,說是逃難回鄉的,聽說了天狼軍的事跡,當時天狼軍也是在擴軍,他就去了,不過被劉備碰到了。直接舉薦給呂布當個師長,不然自己參軍就是從小兵做起了。當然這麼大的官員變動是需要跟楚雄報告的。

等楚雄看到徐晃的名字時也是挺驚訝的,這矮子曹操的部下被自己拉的差不多了吧。

徐晃,字公明。徐晃原為楊奉手下,使用大斧,武藝過人,曾協助楊奉保護獻帝,擊退郭汜的追擊。後曹操與楊奉相爭,曹操很賞識徐晃的武藝,遂派滿寵說服徐晃來降。徐晃自此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平呂布,滅袁紹,戰馬超,降張魯,多有戰功。關羽圍樊城之際,徐晃奉命解圍,與曹仁裏應外合,成功完成了任務。後孟達叛亂,徐晃作為司馬懿的先鋒前往征討,被孟達射中額頭,醫治無效而亡。

對於這樣的任命我當然沒意見了,隨便畫個勾,就讓信使送回去了。

並州那邊劉備和呂布忙得歡實,幽州這邊也沒有閑著。

公元192年正月初九(因為劉協掛了,以後時間就用公元),幽都內組織了規模盛大的烈士遺體告別儀式。大將軍,楚王,幽州牧楚雄親自披麻戴孝,為陣亡將士抬棺,走在人群的前麵。後麵一幹武將個個效仿楚雄,天狼軍都個個滿身縞素,舉著靈幡。

按照楚雄實行的政策上,隻要為楚雄而戰死陣亡的所有士卒,都可以入幽都烈士陵園安寢,家中老人如果沒有兄弟姐妹撫養,則由王府統一贍養;家中有子女的,王府負責養育成人,並優先錄取進入幽都書院。

舉行完遺體告別儀式,楚雄又到各部隊慰問和視察了傷兵的救治情況。楚雄之前改革軍製時,曾專門成立了一支醫療隊伍,其中有不少是跟著華佗學習戰傷救治的。一開始其他幾個將領還覺得楚雄有點小題大做,但經過這次戰後救治,所有人都開始佩服楚雄的深謀遠慮和細致周全。

因為每名士卒身上攜帶的急救包裏,有經過酒精消毒的棉花和絹布,有速效止血的金瘡藥粉,還有包紮破裂血管的繃帶,加上經過了係統訓練,所以經過臨時處理的傷兵,在戰後施救起來的難度明顯降低,加上有華佗的培養和傳授,醫護兵成了每支部隊的香餑餑,在今後的戰事中,不可缺少。

看望了傷兵之後,楚雄開始為作戰有功的將士頒發獎品至於並州就由劉備代勞了,也不擔心他能跟武將整出啥。獎品的多寡,按照士卒們上繳的鮮卑人頭來計算,少的賞財物和酒水,多的提升職務。各營的營長麵對自己兄弟交上來的一堆堆人頭開始犯愁,不知道兄弟們領完獎賞之後該如何處置血乎淋當的鮮卑人頭。

這事情很快傳到了楚雄的耳朵裏麵,當時楚雄啥也沒說,回到書房連寫兩封信,讓人帶給了呂布、關羽,就是吩咐他們,一人負責建造一座景觀,建築材料采用鮮卑人頭。

這兩個景觀的位置分別是五原郡外草原,上穀郡外草原的地方。

楚雄的用意不言自明。他是要用人頭來告誡關外的鮮卑、烏丸,以後誰要是如此不識實務,下場就是堆成景觀!

為了更具震懾力,同時也是為了少汙染環境,楚雄要求施工的將領,各埋了幾口大鍋,用煤炭將水燒沸後,把鮮卑人頭都放進大鍋裏麵煮個稀爛,隻剩下白得滲人的骷髏頭之後,才堆成了出自楚雄設計的“人頭金子塔”!楚雄還讓人在每一處人頭景觀旁邊刻上了一行大字:“犯楚雄者,如此景觀!”

不過外夷解決了,內患未除啊!關羽這不休息幾天,又精神滿滿的想要去帶兵除賊,建功立業了。既然關羽有心,我當然求之不得了。當下在給他十五萬天狼騎兵趕赴遼東解決公孫度,滅高句麗。

話說這公孫度也是個人才,隻是不能為我所用,曆史記載公孫氏割據遼東起自公孫淵的祖父公孫度。公孫度本是遼東襄平人,後跟隨父親到了玄菟,受到玄菟太守公孫琙賞識,助他就師學並娶妻。建寧三年(公元170年)公孫度舉有道,被任為尚書郎,後曾任冀州刺史,地位顯赫,但受人謠言,又被免職。直到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當道,與公孫度同郡的徐榮推薦其為遼東太守,這時他才得以複出。到任後,公孫度立刻在郡中排除異己,樹立威信,隨後出兵攻打高句麗。此時,高句麗正當新大王伯固在位(公元126年至公元191年),其在過往數十年內多次與漢軍交戰,攻掠漢邊高句麗諸郡。至此時,始為公孫度擊服,效力之。新大王於下一年(公元190年)遣大加優居、主簿然人協助公孫度,一同剿滅富山賊寇。當年公孫度野心膨脹,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公然有獨立於中土的行為。此後,公孫度遣柳毅越海並青州東萊諸縣,命之為營州刺史,完全控製了今渤海和黃海的通道。公孫度又西敗三郡烏桓,蕩平遼東西界,東並玄菟、樂浪。為了牽製高句麗等國,他又嫁宗女給夫餘王,使之忠屬於己。公孫度一時成為東北亞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