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研究方向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尖端的兩個領域是專家係統(ExpertSystem)和機器人(Robert)。
①專家係統。
專家係統是計算機專家谘詢係統,是具有大量專門知識的計算機程序係統。建立專家係統需要總結某個領域中專家的指示,根據這些專門的知識,係統可以對輸入的原始數據進行推理,做出判斷和決策,以回答用戶的谘詢。例如,用計算機模擬人腦的部分功能進行思維學習、推理、聯想和決策,使計算機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我國已開發成功一些中醫專家診斷係統,可以模擬名醫給患者診病開方。目前專家係統已廣泛應用於地質學與勘探、化學結構研究、醫療診斷、遺傳工程、空中交通控製和商業等領域。
②機器人。
機器人是計算機人工智能的典型例子,是一種能模仿人類智能和肢體功能的計算機操作裝置,其核心是計算機。第一代機器人是機械手;第二代機器人對外界信息能夠反饋,有一定的觸覺、視覺和聽覺;第三代機器人是智能機器人,具有感知和理解周圍環境,使用語言、推理、規劃和操縱工具的技能,模仿人完成某些動作。機器人不怕疲勞,精確度高,適應力強,現已開始用於搬運、噴漆、焊接、裝配等工作中。機器人還能代替人在危險工作中進行繁重的勞動,如在有放射線、汙染、有毒、高溫、低溫、高壓、水下等環境中工作。
(6)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隨著電子技術特別是通信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已經有能力把文本、音頻、視頻、動畫、圖形和圖像等各種媒體綜合起來,構成一種全新的概念——多媒體(Multimedia)。在醫療、教育、商業、銀行、保險、行政管理、軍事、工業、廣播和出版等領域中,多媒體的應用發展很快。
(7)計算機網絡的應用。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應用進一步深入到社會的各行各業,通過高速信息網絡實現數據與信息的查詢、高速通信服務(電子郵件、電視電話、電視會議、文檔傳輸)、電子教育、電子娛樂、電子購物(通過網絡選看商品、辦理購物手續、質量投訴等)、遠程醫療和會診、交通信息管理等。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將推動信息社會更快地向前發展。
(8)商務處理。
計算機在商業業務中廣泛應用的項目有。辦公室計算機,數據處理機,發票處理機,銷售額清單機,零售終端,會計終端,出納終端,以及利用Internet的“電子商務”等等。電子商務(ElectronicCommerce,EC,或ElectronicBusiness,EB)是指利用計算機和網絡進行的新型商務活動。它作為一種新型的商務方式,將生產企業、流通企業以及消費者和政府帶入了一個網絡經濟、數字化生存的新天地。它可讓人們不再受時間、地域的限製,以一種非常簡捷的方式完成過去較為繁雜的商務活動。
在銀行業務上,廣泛采用金融終端、銷售點終端、現金出納機。銀行之間利用計算機進行的資金轉移正式代替了傳統的支票。在郵政業務上,大量的商業信件,現在開始用傳真係統和電子郵件(Email)傳送。
(9)信息管理。
計算機的引入,使信息處理係統獲得了強有力的存儲和處理手段。信息管理係統成為實現企業信息化的主要工具,通過信息管理係統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優化企業組織結構。例如,利用計算機物資管理係統可以隨時掌握各類物資庫存情況,合理調劑,減少庫存。
(10)家用電器。
目前,不僅使用各種類型的個人計算機,而且將單片機廣泛應用於微波爐、磁帶錄音機、自動洗滌機、煤氣用定時器、家用空調設備控製器、電子式縫紉機、電子玩具、遊戲機等。21世紀,國際互聯網絡和計算機控製的設備將廣泛應用於家用電器中,使整個家用電器都受控於計算機,提高家電的使用效率和功能。
計算機的應用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同時也對計算機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進它的進一步發展。以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為基礎,未來的計算機將向巨型化、微型化、網絡化與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1)巨型化。
巨型化並不是指計算機的體積大,而是指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更高、存儲容量更大、功能更強。為了滿足如天文、氣象、宇航、核反應等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也為了滿足模擬人腦學習、推理等功能所必需的大量信息記憶的需要,必須發展超大型的計算機。目前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SX8”,其每秒運算次數可達58萬億次。
(2)微型化。
筆記本與掌上電腦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出現,為計算機的微型化創造了有利條件。目前,微型計算機已進入儀器、儀表、家用電器等小型儀器設備中;同時也可作為工業控製過程的“心髒”,使儀器設備實現“智能化”,從而使整個設備的體積大大縮小,重量大大減少。自20世紀70年代微型計算機問世以來,大量小巧、靈便、物美價廉的個人計算機為計算機應用的普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隨著微電子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個人計算機將發展得更加迅猛,其中筆記本計算機、手持式計算機甚至智能手機,必將以更優的性價比受到人們的歡迎。
(3)網絡化。
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深入,特別是家用計算機越來越普及,一方麵希望眾多用戶能共享信息資源,另一方麵也希望各計算機之間能互相傳遞信息進行通信。個人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配置相對比較低,其功能也有限,因此,要求大型與巨型計算機的硬件與軟件資源以及它們所管理的信息資源能夠為眾多的微型計算機所共享,以便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這些原因促使計算機向網絡化發展,人們將分散的計算機連接成網,組成了計算機網絡。在計算機網絡中,通過網絡服務器,一台台計算機就像人類社會的一個個神經單元一樣連接起來,從而組成信息社會中一個重要的神經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