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彭麗媛:中國“第一夫人”的新使命(1 / 1)

彭麗媛:中國“第一夫人”的新使命

素材前沿

3月22日,經過8小時長途飛行,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專機降落在莫斯科機場。身著深藍色外套,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走出專機,一起向迎接他們的人群揮手,然後,彭麗媛挽著習近平的手臂,一起緩緩走下舷梯。

這是一個美好的、充滿陽光的曆史性鏡頭。這是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出國訪問,也是彭麗媛首次以中國“第一夫人”的身份站在國際聚光燈下。穿著簡單的深色藍大衣,手中挽著黑色手袋,麵帶微笑,彭麗媛的首次亮相大氣而端莊,贏得國內外媒體紛紛誇讚。有中國網友驚呼“瞬間驕傲了”。國際媒體也以“魅力攻勢”、“展示中國軟實力”等詞語評價彭麗媛的首次亮相。

中國人對彭麗媛最初的身份認定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在成為“第一夫人”之前,彭麗媛在中國已是無人不知。她出身軍旅,曾演唱過《在希望的田野上》《我愛你,塞北的雪》等諸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深受人們歡迎。同時,她也積極參與到社會事務當中去,從1992年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以來,彭麗媛不斷通過提案發出呼籲,傾注了她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熱情,尤其關注農村和兒童議題。

2007年以後,彭麗媛越來越少地出現在舞台和熒屏上。但人們發現,她雖低調,卻並非真正“淡出”,而是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公益事業上。結核病防治、控煙、艾滋病防治等多項公益活動都有她的身影。2008年6月21日,彭麗媛到汶川大地震災區慰問演出。次年,她擔任了全國結核病防治形象大使。去年11月28日,她以“彭媽媽”的身份,在北京與山西臨汾“紅絲帶”學校20名艾滋病患兒相聚。幾天後,她又以世衛組織艾滋病防治親善大使、衛生部預防艾滋病宣傳員的身份,和青少年一起參加了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活動。當天,彭麗媛參與拍攝的公益短片《永遠在一起》首次發布,呼籲社會各界關心和幫助艾滋病患兒,不要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彭麗媛是片中的主角之一,而主題曲《愛你的人》也是由她演唱。

山西臨汾“紅絲帶”學校的校長郭小平說,彭麗媛老師經常參加預防艾滋病的公益活動,孩子們經常在活動中見到彭老師。一次,臨汾市的領導要安排彭麗媛一行去市裏吃午餐,但被她拒絕了,她堅持要在學校裏和孩子們一起吃飯。一位老師這麼說:“彭老師真正從行動上親近這些孩子,孩子們自然也會跟彭媽媽更親近。”

聯合國一位官員曾表示,當初選中彭麗媛出任世衛組織“親善大使”,除了考慮到她的影響力和公眾形象之外,更因為她有一顆熱愛公益事業之心,她身上凝聚著一種勤奮上進、鍥而不舍的精神。

獨立的個性,樸實的作風,熱衷公益活動的作派都使得人們對於彭麗媛在“第一夫人”位置上有所作為抱有期許。早在此次出訪前一天的3月21日,新加坡的《聯合早報》就撰文指出,彭麗媛將是中國的一張新名片。

“這是一個象征,意味著中國開始朝國際慣例靠攏。”複旦大學曆史學教授陳雁評價說。英國公共關係專家麥啟安則認為,彭麗媛能幫助丈夫增加親民色彩,“表現出領導人有感情,有家庭,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一個多才多藝、人美心善的‘第一夫人’,一定可以為人民愛戴,為國家加分。從此,可以說,美國有米歇爾,而我們有彭麗媛。”

熱議銳評:近些年來,各國“第一夫人”在出訪時常常給民眾留下深刻印象,她們或精明幹練,或前衛時尚,或平和親切,總在不經意的舉手投足間博得萬眾目光,讓冰冷的政治平添幾分柔情與人性,成為首腦出訪中的“別樣風景線”。而相比被熱捧的時裝、妝容和歌唱技巧,彭麗媛在慈善、公益和有利於領導人與大眾溝通等社會價值上的潛力初露端倪。這樣的“第一夫人”形象對內提升了國民自信,對外改變了中國“第一夫人”默默無聞的國際印象,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新時代女性的自信和才華,為中國開明、開放的新形象加分不少。(田野)

話題拓展:給世界一個精彩亮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低調之美;中國的新名片;值得銘記的曆史瞬間……

(資料來源:新華網、搜狐網、《中國新聞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