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大部分人可能認為,疾病離我還遠著呢,我無需注意那些科學健康的生活細節,想吃就吃,想玩就玩,其實,生活中存在著的很多健康隱患,一些小毛病,壞習慣,如果加以及時的遏製,就很有可能導致健康的短板,疾病的發生。《大健康同樣拘小節》提醒我們要在生活時注意一些小細節,正是平時生活中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細節,構成了我們健康生活的一磚一瓦。
當心隱匿在涼席中的蟎蟲
專家提醒消費者,有一種蟎蟲隱匿在涼席中對人體存在傷害,所以,新涼席或隔年的涼席在使用前必需做消毒處理。
研究發現,涼席在生產製作、貯存、運輸及出售過程中,容易寄生一種叫“蟎”的微生物,蟎蟲體形微小,肉眼看不見。它在叮咬人時釋放出的毒素、排泄物中的蛋白質可引起人體過敏,使人的皮膚上出現丘疹、紅斑,奇癢難忍,如皮膚被抓破後可能引起潰爛,中毒感染後還能引起發燒、頭痛等症狀。另外,蟎的排泄物與死蟎碎片是很強的致敏源,過敏體質的人接觸後,還能誘發過敏性哮喘。
專家提醒消費者,新買的涼席不宜立即鋪開使用,應先卷起來用棍子等物敲打幾下。因蟎蟲最怕高溫和陽光,用時可以先用開水浸泡,或用清水擦幾遍,然後放在陽光下曝曬2~3個小時,便可將蟎蟲殺死而放心使用了。
室內甲醛汙染會致癌
近年來,由於建築技術的迅速發展,各種新型材料不斷進入建築和室內裝飾之列。使得現代建築物更加牢固、華麗。然而,某些新型建築材料含有的一些有毒成分,卻往往使居住者的身體健康受到影響或危害。
一些建材,如膠合板、地板塊、家具,以及貼在牆上的壁紙等,均含有福爾馬林樹脂(或脲醛樹脂);某些表麵塗層材料,填充到建築物中的脲醛泡沫,絕緣保溫層,以及經過抗火焰和抗油漬處理的織物和地毯,也都可以向室內空間逸散甲醛。如果將這些含甲醛的建築材料裝配於室內後,它們會向室內持續不斷地散發甲醛氣體,並能維持很長時期。
那麼,甲醛對室內空氣的汙染,對人體能有什麼危害呢?甲醛是一種無色帶辛辣味的刺激性氣體。甲醛對人體的不良反應,主要是引起急性嘔吐,和刺激眼結膜與呼吸道粘膜。低濃度的甲醛,可以使人發生眼結膜炎、鼻炎、咽喉炎等。高濃度的甲醛可以使人發生喉痙攣、肺水腫、肺炎等,甚至導致死亡。
現今,甲醛已被確認為致癌物質,據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長期接觸甲醛的人,可以引起鼻腔、口腔、咽喉、皮膚、消化係統的癌症。
近年來,國外一些報道提出以下幾點情況很值得注意。
(1)室內甲醛濃度在新房建成以後3個月,仍可以高達0.25ppm(ppm即百萬分之一),比室外甲醛濃度高50倍。一年以後室內甲醛濃度始降至0.042ppm。據醫學研究,人體對甲醛的容許濃度為0.1ppm。
(2)住宅中壁櫥裏的甲醛濃度最高。
(3)如果室溫上升,甲醛濃度也將增加。
(4)幼兒對甲醛的耐受力較成人差。
所以,為了減少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應注意室內保持良好的通風,尤其是剛剛遷居新住宅的居民,更應注意。
室內要祛除塵蟎
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化學物質,總計約500多種,其中呼吸道排出的有149種,從皮膚排出的達71種,若這些代謝產物濃度過高,可形成室內生物汙染,影響人體健康,甚至誘發疾病。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塵蟎。塵蟎是人體支氣管哮喘病的一種過敏原。塵蟎喜歡棲息在房屋的灰塵中。有文獻報道,在一隻使用了15年的枕頭中,其重量的1/3是蟎類排泄物。在這種枕頭的灰塵中,每克灰塵有塵蟎1000多隻,200毫克床墊灰塵中有92.5隻塵蟎,在200毫克住宅地板灰塵中,有17.9隻塵蟎。
春、秋兩季是塵蟎生長、繁殖最旺盛期,也是支氣管哮喘高發期。為了健康,請不要在室內長期使用空調器,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不在室內養狗等寵物,以保持室內清潔、幹燥;勤換洗衣服,床底下也要經常打掃,以防生物汙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地板縫藏汙納垢
室內地板縫隙中富含有機物及溫暖潮濕的環境,為各類微生物提供了休養生息的庇護所,時不時會出來將人們“咬”上一口。
複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係日前在上海采集了三個實木地板縫隙垃圾樣本進行科學研究,在三個已使用年限分別為12年、3年、60年的實木地板樣本中,縫隙最小的為0.9毫米、最大的超過6毫米,每平方厘米地板平均有縫隙垃圾4.56克。經過化驗發現,在這些地板縫隙垃圾的百萬分之一稀釋液中,每平方厘米的平板菌落總數都在106cfu以上,而醫院的最低標準即傳染病科及病房的每平方厘米的平板菌落總數僅僅為15c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