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820年~884年)唐曹州人。出身鹽商,積財聚眾,尤好收留亡命之徒。唐懿宗以來,因皇室奢侈過度,賦稅沉重,加上連年發生水﹑旱災,遂致民不聊生,盜匪群起。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王仙芝率盜匪起事,翌年黃巢起兵響應,乾符五年王仙芝敗死於湖北,黃巢被推舉為衝天大將軍,率眾攻掠江﹑浙﹑閩﹑粵等地,廣明元年(公元880年)陷洛陽、長安,僖宗逃奔成都,巢自號為帝,國號大齊。唐以官爵籠絡李克用相援,大敗黃巢,巢自刎身亡,為害十年的黃巢之亂始告結束,史稱為黃巢之亂。
乾符二年 (875年)初,王仙芝﹑尚讓等在長垣(今河南長垣東北)發動起義,唐末農民起義爆發。五月,黃巢與同族兄弟﹑子侄黃揆和黃恩鄴等八人募眾數千響應。接著王﹑黃兩軍會合,協同作戰,東攻沂州(今山東臨沂)不克,就西向進攻洛陽周圍地區。唐統治者急調大軍夾擊。王﹑黃乃於幹符三年十月間南趨唐州(今河南泌陽)﹑鄧州(今河南鄧州市),以後又活動於今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反複衝擊敵人。
同年底,蘄州(今湖北蘄春東北)刺史對王仙芝進行誘降,仙芝動搖,欲受唐官職。黃巢指斥他說:起初我們共立大誓,橫行天下,現在你獨自取官降敵,廣大群眾何所歸宿!因怒擊傷仙芝首。仙芝畏眾怒,不敢受唐命,遂與黃巢分兵作戰。黃巢率軍北上,攻克鄆州(今山東東平北)﹑沂州等地。以後王﹑黃雖曾一度合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分兵。 幹符五年,王仙芝在黃梅(今湖北黃梅西北)戰死,尚讓率餘部奔亳州(今安徽亳縣)與黃巢所部會合,推黃巢為黃王,號衝天大將軍,建元王霸,署置官屬。
從此,黃巢成為起義軍的最高領導人。兩支義軍會合後,勢力又見壯大。黃巢再度北上,克沂﹑濮等州,然後沿黃河南岸西進,“欲窺東都(洛陽)”,唐朝急調軍隊增援東都。黃巢知攻東都無望,於是引兵南下,渡過長江,東趨下遊。在越州(今浙江紹興),遭到鎮海(今江蘇鎮江)節度使高駢部將張璘﹑梁纘的阻擊,義軍乃轉由浙江南進,開山路七百裏,進入福建,攻克福州(今屬福建)。黃巢在福州大力打擊官僚﹑地主,殺了頑固不化的“處士”周樸。
後率大軍沿海岸南進,於六年九月攻占嶺南重鎮廣州。經過大約兩個月的休整,黃巢在這年冬又率領大軍北伐,自號“義軍都統”,並發表文告,宣布即將打入關中,指斥唐朝以宦官掌握朝政,綱紀紊亂,朝臣與宦官勾結,賄賂公行;還宣布義軍禁令,禁止刺史廣殖財產,縣令犯贓者全族處斬。他所指責的都是當時極弊,深得群眾擁護。義軍擁眾數十萬,從桂州(今廣西桂林)出發,乘大筏沿湘江順流北上,攻克潭州(今湖南長沙),又下江陵(今屬湖北)。本欲乘勝進兵中原,直趨關中,但至荊門(今屬湖北)為唐將領劉巨容所敗,乃轉而東進。於廣明元年 (880年)五月在信州(今江西上饒)擊斃淮南(今江蘇揚州北)節度使高駢的驍將張璘。七月,自采石(今安徽馬鞍山西南長江東岸)飛渡長江。高駢與唐廷有矛盾,又懾於義軍聲威,雖擁兵十餘萬,但保境而已,不敢出戰。黃巢渡江後以破竹之勢跨越淮河,於十一月占領東都洛陽進軍途中,義軍“整眾而行﹐不剽財貨”,沿途群眾紛紛參加義軍,眾達百萬。入洛陽城後,義軍勞問居民,閭裏晏然。黃巢北攻時,還特意轉牒唐朝各鎮兵將;你們各宜守壘,勿犯我兵鋒。我將入東都,到京師向皇帝問罪,與你們無涉。這些話分化了敵人營壘,所以兵行無阻。黃巢在東都並未久留,隨即轉旗西指,於年底突破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天險,最後攻下了京師長安。唐僖宗和大宦官田令孜南逃成都。義軍入城之日,向貧民散發財物,並由大將軍尚讓向群眾宣布:“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