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野外伏擊(1 / 2)

朱溫正在胡思亂想,耳邊傳來了黃巢的聲音。

黃巢道:“戰,是一定要戰,可戰有戰的方法,不是說非要跟官軍硬拚。根據探馬的回報,敵軍三鎮兵馬各有八千餘人,前隊是宣武軍,中間是天平軍,後隊是平盧軍的人馬,三路人馬相距不過二三裏。我們可以把兵馬埋伏在林中,等宣武軍和天平軍的人馬過去後,在平盧軍的人馬過去一半的時候,用箭雨伏擊,之後把平盧軍的後隊四千人割斷包圍,然後爭取在短時間內全殲,之後全軍向北撤離。

“宋威是平盧軍的節度使,平盧軍的精銳定然會跟在他身邊,這八千人的戰鬥力肯定不會很高,我們出其不意滅他們四千人之後北撤,其他兩路人馬定然因為宋州的局勢而放棄追擊,他們的任務是解宋州之圍,而不是追擊我黃某人。這樣一來既保存了我們的實力,又打了勝仗,樹立了威信,大家以為如何?”

眾人當然知道黃巢的用意,黃巢作為最高統帥,他既想用朱溫的策略,又不想得罪孟楷和林言,隻能象征性的打一仗了。

四萬人出其不意圍殲四千人,勝負根本沒有懸念。

旭日東升,平盧軍的八千兵馬浩浩蕩蕩的行在官道上,他們已經知道了此去的目的是解宋州之圍。可據前一批援軍中逃回來的潰兵說三千兵馬沒到宋州就被賊兵一股腦給滅了,幾乎沒有形成有效的抵抗,四路援軍一萬多人被各個擊破。

這次他們已經萬分小心了,約齊了三鎮兵馬兩萬多人互為聲援,這才浩浩蕩蕩的上路,眼看離宋城隻有六十裏了,前麵的宣武軍的部隊已經到宋城了吧,他們心想。

忽然之間距官道兩旁足有數十步的樹林中一排排箭雨如飛蝗般射了過來,大多數兵丁都謹記將官的吩咐時刻保持警惕,但由於地近宋城,一直沒有發現敵軍,這才有些鬆懈了下來。

雖然他們時刻警惕,還是有不少人中箭,一時間人喊馬嘶。兩輪箭雨射過,並未對平盧軍的官軍造成大的傷亡。

兩旁林中一聲呐喊,孟楷和李罕之揮舞大刀率眾當先殺了出來,兩人縱馬提刀,猶如猛虎撲入羊群一般,兩人的親兵竟然落後了十餘步之遠。

另一邊林言、畢師鐸、李勍等也率軍殺出,切斷了平盧軍前後隊的聯係。

朱溫和黃巢、黃穎三人由五百名親軍護衛著上了一個小土丘居高臨下俯瞰戰局。

黃巢道:“這個孟楷,這麼大年齡了還是當年的火爆性子,衝鋒陷陣應該是士卒的事情,身為統帥應該顧全大局,個人勇猛有什麼用?”

朱溫點頭道:“一個好的統帥要能指揮全局,隨機應變,並不是一味的衝殺就能打勝仗的。”

朱溫嘴裏機械的和黃巢對答著,心裏卻是波濤洶湧。他來到這個世界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戰爭場麵。

孟楷的大刀如風車般揮舞著,官軍擋者披靡,大刀過處帶起一片片血雨。殷紅的鮮血在空中飛灑,染紅了將士們的盔甲。

戰場上,鮮血無疑是最有用的興奮劑,他們瘋狂的砍殺,砍殺。成與敗對他們來說已經顯得有些多餘,他們能做的就是不停的砍殺,他們的命運不是砍殺了對手,就是被對手砍殺。

戰場上,生命顯得是如此的卑賤,仿佛是一株株枯草,在狂風的肆虐下折斷,隨風而去,留下的不過是些殘根敗葉。亂世人命賤如草,朱溫終於從心底裏了解了這句話。

平盧軍的前軍一邊向後衝殺,企圖和後軍會合,一邊和前麵的天平軍的人馬取得聯係。後軍當然是瘋狂的向前衝殺,企圖會合前軍。

如此一來林言和畢師鐸等負責切斷前後軍的人馬壓力陡增,從側麵執行殲敵任務的孟楷和李罕之卻是帶著人馬在敵陣中衝殺來去,並未遇到很大的壓力,李罕之和孟楷二人的盔甲和戰馬都被鮮血成了可怕的紅色。也不知是敵人的血還是自己的血,李罕之圓圓的光頭上都是鮮紅的血跡。

戰場一片混亂,朱溫並沒有看見像《三國演義》裏描寫的那樣雙方大將出陣對戰的局麵,或許真正的戰場上是不可能出現那種情況的,那種理想的戰鬥方法隻能出現在小說裏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