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罕之攻占酸棗縣的第五天,壓仰了數天的民眾終於爆發了。
首先提出反抗的是一個來自陳州項城的年輕人,此人叫王建,以偷牲口和販私鹽為生,鄉裏送他一個綽號叫“賊王八”。因為慣為偷雞摸狗之事,鄉人均對其恨之入骨。
王建在家鄉生活不下去了,這才遠走他鄉混生活。數月前到了酸棗縣,做些私鹽的買賣,不想剛好碰到李罕之率軍進城。
這王建自幼潑皮無賴,時常混跡江湖,也練就了一身不俗的武藝。
一個不起眼的小屋中,一燈如豆,數十個人圍坐在這個擁擠的小屋子裏,正在秘密商議大事。坐在中間的赫然正是“賊王八”王建。
王建道:“各位兄弟!我們原本以為唐廷昏庸,日日盼著黃巢的義軍進城,以為義軍進了城我們就能有好日子過。誰曾想日盼夜盼卻盼來了一個瘟神,李罕之竟然比唐廷的官員更殘暴。他竟然當著大街上搶去我們的財產、蹂躪我們的妻女姐妹,我們能答應嗎?”
“不能、不能……”
王建道:“好,那我們今晚就約好親朋好友一起去搶會我們的財物,救回我們的妻女姐妹,殺了那狗日的李罕之,大家說好嗎?”
“好,好……”一片占城聲。
在有些時候,人可以用簡單的一句話讓很多人心甘情願為你賣命,可一般人不會把握這個時機。能把握這個時機的人都不是普通人。
黃巢能把握住這個時機,王仙芝也能,同樣王建也能,所以注定了王建不會是一個普通人。
若幹年後他憑借這自己的機智武功,憑著那厚的像城牆一樣的臉皮,他統一了巴蜀,建立了蜀國,成為五代前期比較著名的割據力量。這是後話。
接著眾人紛紛離去,拉攏一切可以拉攏的人。
人就是這樣,在大多數人受欺壓的時候,如果沒有人站出來,他們就會默默的忍受著。一旦有第一個人站出來提出反抗的口號,就會有無數人響應。這也就是中國古代曆史上的農民起義為什麼都會一呼百應的原因。
深夜,酸棗縣城一片寂靜,李罕之正摟著一個手下親兵不知從哪裏搶來的女人睡的正香。那女子臉上淚痕猶在,仿佛在睡夢中還在默默的抽泣,感歎命運的淒慘。
李罕之的部下也大都沉醉在夢鄉,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滅頂之災。為惡者,終究會遭到懲罰,就算你拿仁義之師的幌子做掩護也是一樣。
仿佛是在同一時間,城中多處起火,無數人在大街上大喊:“走水了,快救火呀!”
不時有陣陣慘叫聲傳來,睡夢中的所謂的“義軍”在沒有看清楚情況時就已經身首異處。
酸棗縣的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下手絕不容情。仇恨,有時候隻能用鮮血來償還。
李罕之猛然驚醒,晃了晃昏昏的腦袋,仿佛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門外親兵倉惶的聲音道:“李將軍,大事不好了,縣城裏百姓暴亂,兄弟們死傷慘重,請將軍盡快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