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血洗江陵(1 / 2)

王仙芝真的很憤怒,他已經接到了尚君長被斬首在長安東市的消息,這無疑於直接挑戰了王仙芝的忍耐極限。尚君長是跟王仙芝一起起兵的老兄弟,幾十年的交情不可謂不深,雖說王仙芝天性自私,並非什麼君子,可畢竟尚君長是因為替他去談判而遇害的。

尚君長在王仙芝軍中也有很高的聲望,何況他還有一個弟弟尚讓,尚讓在軍中的影響力隻在王仙芝一人之下。尚讓聽到尚君長遇難的消息,沉痛萬分,對他們這些江湖人來說,血債必須要用血來償。

乾符五年正月,大年初一,江陵城中,歡歌笑語,爆竹聲聲,一片熱鬧景象。

荊南節度使、江陵刺史崔知溫穿著一身名貴的貂裘,正在城中與三五好友把酒慶賀新年,絲竹管弦、載歌載舞,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殊不知大難即將來臨。

王仙芝事先派往城中的奸細在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的情況下占領的江陵北門,等其他守軍發現情況時尚讓帶領的大隊人馬已經衝進了城裏。

這根本不像是一場戰爭,這仿佛就是一場屠殺,守城的官兵在幾乎沒有做出反應的時候就已經身首異處。厚厚的白雪上濺滿了殷紅的鮮血,一聲聲淒厲的慘叫,劃破夜空,為這個新年奏響了一曲耐人尋味的交響樂。

守軍退入內城時僅餘三千人馬,損失了將近三分之二的兵力。義軍突然的偷襲,仿佛天兵下凡似的進了城,讓他們毫無反抗的餘地。士氣低落到了極點。

所幸的是江陵城作為荊南節度使的駐地,守城兵馬不下萬人,除了外城以外還有一個十分堅固的內城,王仙芝的軍隊一時之間也攻不進去。

王仙芝的部隊在城內來回穿梭,搜尋著官軍的漏網之魚,也不知有多少無辜的平民被誤殺,就那麼倒在雪地上,被義軍的鐵蹄無情的踐踏了一遍又一遍……

亂世中,生命就是如此的卑賤,人說“亂世人命賤如草”,又說“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就是這個道理。

在王仙芝的心中,當天就應該可以攻入內城,生擒荊南節度使。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五天,整整五天沒有攻入內城。卻等來了一個不幸的消息,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以沙陀騎兵為先鋒來援救江陵。

李福跟王仙芝有殺子之仇,聽說王仙芝進攻江陵,當然是全軍來救,意圖為兒子報仇雪恨。剛好有五百沙陀騎兵在襄陽,李福就讓他們為先鋒。

經過當年李國昌(朱邪赤心)、李克用父子跟隨康承訓南征北戰剿滅龐勳起義以後,沙陀騎兵的威力可以說是讓天下人膽寒。

當然對於王仙芝來說也不例外。更何況駐紮在荊門的義軍已經和李福的先鋒戰了一場,被沙陀兵殺的慘敗。王仙芝心裏有些沒底,他可不想讓李福用大軍把自己困死在江陵城中,王仙芝的人生信條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那就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