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讓帶領五千餘人先行到了巴陵,心裏是越想越憋氣,可兵不厭詐,自己自持兵多,不把劉巨容放在眼裏,可誰知那個當年在宋州城外被義軍打的找不到北的曹全晸竟然也參與進來了,還成了什麼招討副使!真他娘的憋氣!
朱溫聽說尚讓戰敗,奔巴陵而來,急忙帥徐懷玉出城迎接,朱珍則負責守城。
尚讓見朱溫出城來迎,以為朱溫是有心羞辱自己,表麵上雖然連連稱謝,心裏卻是暗狠朱溫“小人得誌”。沒多久,尚讓的心腹大將李唐賓也帶領尚讓的主力部隊從後邊趕到。
朱溫雖然對尚讓不怎麼感冒,對李唐賓的驍勇卻是早有耳聞,多數正史也曾記載李唐賓在後來投靠朱溫後成為繼朱珍之後的又一員大將,和朱珍一起成為朱溫的左膀右臂,在朱溫後來的諸侯爭霸中立下了無數的汗馬功勞。
雖然正史記載李唐賓與朱珍不和,最後被朱珍所殺,朱珍也因此喪命,可畢竟人才難得,朱溫還是對李唐賓禮敬有加,待如上賓,直把李唐賓感動的心裏暖烘烘的。心裏也不禁把朱溫和尚讓來了一個比較,心道:“如果是朱將軍與我一起遭遇伏擊,朱將軍一定不會讓我一個人殿後。”心裏也不禁對臨陣先走的尚讓有了些許的不滿。
曹全晸見敵軍進了巴陵城,城頭上一排大大的“黃”字大旗迎風招展,知道巴陵已經被義軍占領了。自己手裏隻有萬餘人馬,攻城的話定然吃虧,他雖然有心與義軍一戰,卻也不是無知的莽夫,知道時不我與,就存了退兵之心。
正巧這時接到了朝廷的旨意,命泰寧軍都將段彥謨代替曹全晸為招討副使,曹全晸想到劉巨容的話,心中冷笑一聲,帶著自己的萬餘兵馬回了鄆州。
朱溫問及尚讓出戰的經過,尚讓哪裏肯說自己大意兵敗?隻說自己一路北上攻破了江陵,又繼續北上,不料遭遇劉巨容和曹全晸兩路兵馬的伏擊,這才敗退回來。
一旁的李唐賓聽了尚讓的違心之言,心中也有些不齒尚讓的為人,隻是自己跟隨尚讓多年,知道尚讓這人也非奸詐之輩,隻是有些好麵子而已,也就沒有過分多想,隻是臉色有些微紅。
朱溫哪裏知道真假,聽說尚讓打下了江陵,心中也很是佩服,雙方互相寒暄了一番,朱溫有設宴款待了尚讓和李唐賓。
黃巢聽到消息,也從潭州趕來,與朱溫和尚讓會合,準備向江陵進發。
尚讓心裏暗自叫苦,江陵已經成了一片廢墟,去那裏還有何用?當下尚讓硬著頭皮道:“我等攻打江陵的時候與守軍展開了激戰,守軍在撤退前竟然放火燒了江陵城,現在江陵城已經成了一片焦土,我們不去也罷!”
黃巢信以為真,道:“那我們就東進鄂州(今武漢),先把江南搞個天翻地覆,之後橫渡長江,進軍關中!”
朱溫很想讓黃巢穩紮穩打的一步步來,先鞏固既有的勢力範圍再圖北上,可黃巢道:“乘我軍新勝,士氣高昂,唐軍未集之時不出兵更待何時?一旦各路唐軍雲集,沒準兒就成了甕中之鱉了。”
朱溫其實也深有同感,隻是他從大曆史的角度去考慮黃巢起義的失敗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沒有一個穩定的根據地。可在當時的時代環境下,根本不允許義軍在一個地方停留太長的時間,大唐王朝數百年的基業豈容小覷?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黃巢若真在哪個地方紮了根的話,諸路大軍雲集之下,後果殊難預料。
正在黃巢和眾將商議軍情之時,一個女子的聲音在門口道:“我真的有急事要找朱將軍,請您讓我進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