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登基大典(1 / 2)

就在大齊政權建立之後的第三天,也就是臘月十五日,唐僖宗逃到興元,並傳檄天下,召集各藩鎮出兵勤王。並任命神策將羅元杲為河陽節度使,羅元杲帶領人馬前去河陽孟州(河南孟縣)上任。

豈知在孟州碰上諸葛爽的人馬,諸葛爽是黃巢任命的河陽節度使,羅元杲是李儇任命的河陽節度使,兩個河陽節度使見了麵當然是免不了一場大戰。羅元杲的軍隊不是諸葛爽的對手,一場大戰之下四散奔逃,羅元杲幾乎是單槍匹馬灰溜溜的逃回興元去了。

諸葛爽雖然本身就是夏綏節度使,其實卻是名不符實,隻不過是掛個名而已,哪裏如現在一般坐鎮孟州擔任河陽節度使這麼風光?對此諸葛爽還是比較感激朱溫的,如果沒有朱溫的舉薦,沒準兒這時候說不定就已經被黃巢的數十萬大軍給滅了個幹淨了,哪裏還能有現在這般的風光?

且說黃巢聞聽李儇到興元後,召集各路人馬齊集長安,企圖收複長安。黃巢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自然也做出了應付之策。

朱溫被任命為東麵行營都虞候,前往鄧州,攔截荊襄各鎮的大軍。朱溫接到命令,知道事不宜遲,一旦讓荊襄各鎮的人馬進入河南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這時已經是廣明二年的二月,也就是大齊金統元年二月,朱溫抵達鄧州的時候已經是春暖花開的季節,朱溫的人馬士氣高昂。可鄧州不比其他地方,鄧州地處豫、鄂、陝三省交界,人稱“三省雄關”,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自北魏以來,鄧州的治所穰城一直是豫南鄂北的政治、經濟、問話中心,是以鄧州城十分堅固,絕非輕易可以拿下的。鄧州刺史趙戒文武雙全,也非庸碌之輩,這就更增加了拿下鄧州的難度。

可朱溫有兩萬兵馬,他並不急著攻打鄧州的治所穰城,而是先以絕對的優勢兵力拿下了附近的南陽、內鄉、淅川、順陽等周邊縣城,也就是說整個鄧州轄區隻剩下了治所穰城還是趙戒的地盤,穰城處於四麵包圍的地步。

這麼一來趙戒當然就有些坐不住了,穰城雖然糧草充足,可也不過隻能支撐數月隻用,就算是朱溫不打他,他也頂多隻能維持數月之久。趙戒當然不甘心,他要還擊。

趙戒召集了麾下眾將商議破敵之策,鄧州行軍司馬趙同是趙戒的堂弟,他有些不解的道:“大哥,賊軍有兩萬之眾,我們城中兵馬隻有六千,如何有還擊之力?不如去荊南請求援軍,之後裏應外合的好。”

趙戒道:“就算是我們去求援,荊南也未必有多餘的兵馬可以舊我們,就算是荊南有大批的人馬,也不會超過一萬,他能派出來的也就是三千人馬,那麼點兒人馬有什麼用?還不如我們自己想辦法解決的好,靠人不如靠己這個道理你難道還不了解嗎?”

趙同道:“大哥有何良策?”

趙戒歎道:“良策沒有,隻不過試試而已,行不行我也不敢保證。”

趙同聽了堂兄趙戒的話,心裏有些不以為然,心道:“既然你都沒有良策,說那麼多廢話有何用?還不是白說?”可想歸想,畢竟不敢說出口來,以來趙戒是他堂兄,二來又是他的頂頭上司,自己這個行軍司馬的武官還是堂兄趙戒給張羅來的,哪裏敢公然跟堂兄唱對台戲?

趙戒見趙同不吭聲,又看了看其餘眾將,見他們都沒有要說話的意思,這才接著道:“他朱溫能打下周邊各縣,我們可以再打回來,還可以消耗敵軍的兵力。”

眾將一聽,靠,這叫什麼他娘的好辦法?簡直就是餿主意嘛,當初敵人攻打南陽和內鄉等縣城的時候,眾將想出城救援,被趙戒給攔了下來,並對眾將說:“賊軍勢大,我們如果貿然出城相救,朱溫定然會來一個圍城打援,以他的優勢兵力把我們的有生力量消滅在城外,那樣一來他攻打穰城就輕而易舉了。”

可現在趙戒又說出這等話來,怎能不讓人懷疑他腦中有問題?當下就有人說出了心中的疑問,都知兵馬使王將軍道:“趙大人,當初我們說要出城救援附近縣城,卻被大人以賊軍勢大為由攔了下來。如今附近各縣都已經被賊軍攻破,大人你又要求讓我們出城去再把讓賊軍占領的縣城打回來,大人你這不是明擺著折騰人嗎?”

趙戒解釋道:“當初賊將朱溫是以絕對優勢的兵力攻城,我們出城迎敵的話是以少敵多,當然吃虧的是我們。現在賊軍雖然占領了我們五座縣城,卻把兵力分散開來,這樣以來他每座城中最多隻能有四千人馬,我們可以在晚上傾巢而出,出其不意的以奇兵偷襲,各縣城除了南陽城牆略有防護能力外,大都不堪一擊,根本沒有多少防護作用,我們正好可以集中優勢兵力把敵人各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