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李克用剽掠河東(1 / 2)

身在成都的李儇又下令任命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為南麵行營招討使,可劉巨容要想北上就隻能先過鄧州。鄧州的朱溫不是易於之輩他劉巨容當然知道,可這時劉巨容更知道楊複光有數千人馬也在攻打鄧州,隨即與派人與楊複光聯絡,相約一同進攻占據鄧州的朱溫。

朱溫現在坐鎮鄧州,命徐懷玉守新野,朱珍守南陽,張存敬守淅川,一時之間楊複光和劉巨容兩路大軍也奈何不了朱溫,雙方相持不下。

可這時候北方的戰況就有些不太妙了,昭義軍節度使高潯和河中節度使王重榮聯軍攻打華州,黃巢任命的華州刺史李詳抵擋不住,隻能撤出華州。華州重新落入了唐軍的手中。

夏綏節度使拓跋思恭和鄜延節度使李孝昌兩路兵馬屯東渭橋,距離長安城不過三十餘裏。尚讓出兵數次雙方互有傷亡,卻始終戰不退拓跋思恭和李孝昌兩路人馬,長安城中的義軍都有些驚慌失措了。

葛從周和胡真兩路人馬在長安城的西邊牽製鳳翔的鄭畋,無暇分身。張言坐鎮東都洛陽牽製河陽的諸葛爽,也無暇他顧。孟楷和趙璋在長安城中幫著黃巢處理政事也無法分身。

身為太子的黃鼎就乘機提議讓朱溫先回長安,黃巢想想也隻能如此,就下詔,讓朱溫回援長安。

五月底,身為淮南節度使的高駢由於數次收到李儇的詔書,要他出兵勤王,鎮海軍節度使周寶也幾次催促要和高駢一同北上,淮南眾將也都同意北上剿匪。高駢無奈,隻得盡出淮南精兵八萬,戰船兩千艘屯兵東塘。

可周寶一再催促,高駢卻推脫說風浪太大,不利行軍,遲遲不肯北上。弄的周寶也隻能幹瞪眼,這周寶也真是的,你想出兵勤王你就去唄,你丫非拉上高駢做什麼?這不是有病嗎?

可周寶絕對不是有病,論兵力,高駢比他多,論謀略高駢也比他厲害,高駢都不去勤王,他周寶怎麼會去?雖然兩人都是從神策軍出來的將領,年輕的時候也是好友,可現在都是鎮守一方的封疆大吏,高駢更是被封為渤海郡王。如果他周寶帶領大軍北上勤王的話,萬一高駢出兵占領了他的鎮海軍的話,他周寶連哭都沒處哭去。

雖然淮南的高駢和鎮海軍的周寶沒有北上,可黃巢在長安的形勢依舊不樂觀,河中的王重榮、河陽諸葛爽、夏綏的拓跋思恭、鄜延軍的李孝昌、昭義軍的高潯、鳳翔的鄭畋、義武軍的王處存、邠寧軍的朱玫等等各路人馬雲集,也夠讓身在長安的黃巢喝一壺的了。

身為西川節度使的陳敬瑄又派出了西川的精英部隊黃頭軍一萬五千人由李鋌、鞏鹹率領,屯兵興元,一來防範黃巢西進入川,而來伺機對黃巢的外圍部隊進行打擊,也是連戰連捷。陳敬瑄又派出神策軍中大將高仁厚帶兵兩千前去增援。

剛剛建立的大齊政權,又處在風雨飄搖之中,麵對這種四麵楚歌的局麵,黃巢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朱溫,如果朱溫在長安,定然不會讓長安出於如此四麵包圍的地步。正好這時黃鼎提議說讓朱溫回長安,黃巢就順水推舟,讓朱溫回長安共同商議退敵之策。

廣明二年六月初,身在鄧州的朱溫接到了黃巢的詔書,讓他放棄鄧州,領兵回長安。

朱溫暗歎一聲,知道自己一走,楊複光和劉巨容定然會乘機北上,自己在鄧州數月來的經營等於是毀於一旦了。

可有什麼辦法?軍令難違,他朱溫不過隻是一員大將,他也知道現在長安的形勢不容樂觀,幸好李克用在北方搗亂,讓河東的鄭從讜、大同的赫連鐸、振武軍的契苾璋無暇南下,要不然長安就更加危急了。

朱溫幾乎在一夜之間撤出了鄧州,為了防止楊複光和劉巨容的聯軍乘機在後掩殺,他在鄧州各縣城的城頭多樹旗幟,等到楊複光和劉巨容發現朱溫一驚撤軍時,想追已經不及。劉巨容這個老奸巨猾的家夥竟然向身在蜀中的皇帝李儇稟報說自己和楊複光聯軍在鄧州大敗朱溫,收複了鄧州,並一路追擊朱溫到藍橋,殺敵數千人等等。

李儇聽了十分高興,封楊複光為天下兵馬都監,督促各路藩鎮收複長安。

劉巨容的戰報送到蜀中的時候已經是廣明二年的七月初,李儇一高興,就在七月十一日改元中和,改廣明二年為中和元年,並大赦天下。

就在李儇在蜀中慶祝勝利的時候,朱溫的人馬已經回到了長安附近的灞上,他隻在灞上休整了一日,就和城中的尚讓內外夾擊,襲擊了屯兵東渭橋的拓跋思恭和李孝昌,把兩人打的屁滾尿流的一路狂奔,直退到了富平才敢停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