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明修暗度(1 / 2)

朱溫這個計策用的不可謂不險,他這樣安排的話,剛打下來的同州肯定不可能留多少兵力守城,因為他要想做出攻打河中的假象,就一定要做的讓王重榮相信,如果隻帶幾千人馬過去的話,王重榮又怎麼會相信?

可一旦他帶了足夠多的人馬去了河中,而王重榮又看透了他的計策的話,派一支奇兵偷襲同州,切斷朱溫的後路,後果將不堪設想!他這一招可謂是置之死地而後生,要麼大勝,要麼大敗。

有的人之所以能夠成為英雄,就是因為他敢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這樣才能夠讓別人根本想不到。就像是朱溫,他能夠這麼快的打下同州,不得不說是有幾分僥幸在裏邊。可他敢這麼快的做出下一步的舉動,不得不說這需要很大的魄力。

朱溫讓張存敬和謝瞳兩人帶三千人馬留守同州,自己帶著朱珍、徐懷玉、龐師古等人率領兩萬多人馬浩浩蕩蕩的進軍河中。而胡真也率領人馬悄悄的向潼關進發,卻是一路上晝伏夜行,生怕被人看見蹤跡。

朱溫如此明目張膽的進軍河中,本來就密切關注朱溫動靜的王重榮如何會發現不了?身在河中節度使大營的王重榮心中冷哼一聲,小小一個朱溫,就這麼兩萬人馬也想到河中來撒野!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王重榮真的很生氣,楊複光的慘敗、米誌成的棄城而逃,都讓王重榮這個從戰場上一個低級將領一步一步上來的節度使很是生氣。就好像一個人白手起家創下了好大一份家業,忽然有一天一個人忽然搶了他的生意,砸了它的場子,這讓他如何受得了?

王重榮迅速集結人馬,親自帶隊出城,三萬人馬紮營在黃河以東(黃河在這一段是之北向南流的),靜候朱溫的到來。

朱溫的人馬也在傍晚時分抵達黃河西岸,雙方人馬隔岸對持,互相遣士兵對罵,仿佛誰罵的凶就可以得勝似的。

王重榮雖然很生氣,可他也不是傻子,對岸的朱溫顯然暫時還沒有渡河決戰的打算,他更不會吃飽了撐的渡河過去去打朱溫,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誰先渡河,誰就會損失大量的兵力。當然楊複光作為李唐王朝天子禦封的天下兵馬都監,當然隨軍前來,對於朱溫的厲害,楊複光也不止一次的提醒過王重榮。

王重榮雖然自負不會輸給朱溫,可多年的行軍經驗告訴他,絕對不可以輕敵。因為在中國曆史上,因為輕敵而導致慘敗的例子真的是數不勝數。王重榮能夠在這個紛亂的年代成為一方藩鎮,豈會是有勇無謀之輩?

兩軍就這麼隔岸對持著,互相警惕,卻誰也不敢輕易渡河。

第二天一早,王重榮剛要起身,卻聽見帳外親兵稟報說朱溫的人馬已經開始搶著渡河。王重榮一驚,心道:這個朱溫瘋了嗎?他本來兵力就不如我,現在還敢在我眼皮子地下渡河?真是活膩歪了!

王重榮急匆匆起身,穿好了披掛,走出大帳,急忙來到陣前,卻見對麵朱溫強行渡河的部隊已經被己方的火力壓製了回去。

王重榮剛放下心來才剛剛不到一個時辰,朱溫的軍隊又一次想強行渡河,但又一次被迫撤了回去。一日之中朱溫發起了五次渡河的戰鬥,每一次毫無例外的都被己方的箭雨射了回去。王重榮心中冷笑,就你這樣強行渡河,你打一年你也打不過河來。他心中不禁對朱溫的能力產生了懷疑。

他轉頭看了一眼正若有所思的楊複光,心裏不禁對這個天下兵馬都監的能力也有些懷疑。遇見這樣平庸的敵將,竟然可以連吃敗仗,他真不知道楊複光這仗是怎麼打的!

直到第二天朱溫又連續兩次渡河,都沒有成功。這一下王重榮對朱溫的能力已經徹底不抱任何希望了。

朱溫就這麼一連三天每天最少四次渡河,但每次都是無一例外的以失敗告終,可他仿佛永遠不會氣餒,失敗了就重新來過。就連對岸的王重榮也不得不佩服朱溫的固執和古板,他心中冷笑,難道朱溫的人馬根本不知道累的嗎?

王重榮心中暗想,如果是我,我定然不會一連三天在同一個地方渡河,一定會在夜裏偷偷跑到上遊或者下遊去渡河,黃河戰線這麼長,非得在一個地方渡河嗎?雖然說這個地方比其他地方窄了一些,是渡河的最佳地點,可我這裏有三萬大軍,就是我不用弓箭手壓製,他的人馬過來以後也定然會損失慘重,根本沒有任何勝利的希望。難道這朱溫真的是傻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