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鐵血阻擊戰(1 / 2)

那些演義小說中所說的某人當槍匹馬殺入敵陣七進七出等等都絕對是無稽之談,人畢竟是人,體力和潛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有多麼的厲害。如果是一個普通人,放一百個人在那裏不動讓他殺他可能也要殺好長時間才能殺死那些人。這些戰場上的大將雖然比普通人的體力高很多,耐力也不可同日而語,可他們也是人,人總有疲累的時候。

龐師古一杆青龍戟揮舞開來,方圓兩丈之內敵軍無法近身,他的戰馬附近已經有三十多個倒下的唐軍,有的甚至連戰馬都倒斃在一旁,一時間敵軍齊軍不敢靠近這個年輕的小將。

可龐師古麾下的步兵卻不是唐軍騎兵的對手,雖然唐軍的騎兵在幾輪攻擊之下沒有了速度優勢,可騎兵用的大都是沉重的馬刀,而步兵大多用的都是樸刀和步戰用的短槍,迎上敵軍的騎兵隊伍肯定要出於絕對的劣勢。

可這些步兵卻一個個的奮勇向前,在沒有督戰隊的情況下也絕沒有一個人後退,他們有的人在身中數刀之後還依然屹立不倒,用手中的短槍奮起最後的力氣插入身旁敵軍的馬腹之中,之後被趕來了另一個騎兵砍去了腦袋,這才緩緩倒下,熱血灑向大地。

齊軍的奮不顧身讓陸續而來的唐軍驚呆了,他們很久沒有碰見過這麼能戰的步兵了,迄今為止,唐軍的騎兵隊伍已經在追擊的過程中和肉搏戰中損失了三千多人。他們真的不敢相信,對麵的齊軍不過隻有五千左右,而且都是步兵,竟然能給他們造成如此之大的傷害。

如果在正常情況下有三千騎兵就足以把五千步兵衝散,之後分批殲滅。可這時對麵的齊軍不過損失了千餘人,而他們的騎兵卻損失了三千多人。雖然他們知道這一戰毫無疑問的可以把這些步兵殲滅,可朱溫絕對有足夠的時間逃回合陽或者是同州。

他們卻不知道朱溫和張存敬帶著五六千的騎兵正往回殺來,等待他們的將是更加可怕的敵人……

朱溫他們已經聽到了前方傳來的清晰的廝殺聲,人喊馬嘶夾雜著人類臨死時的慘叫,聽的人牙根發酸。

朱溫和張存敬打了個眼色,分別從兩翼包抄過去,準備給唐軍來一個致命的突襲。如今朱溫兵力比唐軍的人馬還要多上不少,敵軍的大隊步兵還沒有趕上,正是給敵軍來一個猛擊的時候,如果能把這一波騎兵給殲滅了的話,那朱溫在渭北就有了翻盤的機會。

朱溫也實在是憋屈了大半晚上了,一直被唐軍追著打,雖然己方兵力沒有多少損耗,可心理上首先就不爽,這不是朱溫的做事風格。既然現在有翻盤的機會,朱溫就絕對不會放棄。

龐師古殿後的步兵已經發現了己方的大隊騎兵從兩側向敵軍靠攏,他們雖然還在麵對這很大的壓力,可他們更加的奮力砍殺,用血肉之軀阻擋著敵軍的鐵騎,他們知道,隻要堅持住就一定可以看到勝利的曙光。

現在龐師古已經砍殺了七八十名敵軍的騎兵,身上也帶了兩處傷,雖然不是很嚴重,但也讓他的行動有些不便。

就在這時他看見了對麵一杆長槊向自己刺來,他本能的一側身,長槊刺空,槊尖在抵達龐師古身側的時候猛然橫掃。馬槊的槊尖就像是一柄短劍,可以砍削也可以直刺,是一種很厲害的兵器,加上長度足有一丈八,比普通長槍長上很多。馬上征戰,這種武器很是厲害,俗語說一寸長一寸強,所以在馬上征戰,馬槊對上任何兵刃都不吃虧。

可惜的是馬槊這種兵器製作非常麻煩,是以早在兩漢以後馬槊幾乎已經退出了曆史的舞台,能夠用的好馬槊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龐師古不用看就知道對麵來人是王建無疑,他急忙豎起青龍戟攔下了王建的橫掃。口中道:“王大哥別來無恙啊!”

王建怒喝道:“龐從,楊公公對你恩重如山,把你從一個小校提升為都將,你竟然貪生怕死投靠偽齊,今天我王建就要提楊公公殺了你,叛賊受死吧!”王建丈八長槊橫掃直劈,竟然當做大刀來使,可也被王建使得呼呼生風。

由於龐師古已經久戰力疲,一時間根本抵擋不住王建的攻勢,步步後退,青龍戟揮舞的已經有些散亂,這時候其他敵人也從一旁夾攻想占便宜,卻被龐師古奮力架開王建的一擊之後順勢一掃就把旁邊的敵軍騎兵的兵器砸飛,緊接著青龍戟連連挑出把那幾人挑於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