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火熱的經濟建設和官員體製的改革熱潮,中和三年這一年完美的落下了序幕,在這一年風雨飄搖的中華大地經曆了很多。黃巢手下最得意的弟子也是最得力的戰將朱溫投靠了李唐,被唐僖宗賜名朱全忠。雖然沒有給黃巢來一個倒戈一擊,但他的影響是巨大的。
緊接著潼關守將大將張全義投靠李唐,被唐僖宗賜名張全義。這兩員大將的臨陣投敵,給在長安的黃巢帶來的打擊不光是戰略上的,更是心理上的。萬般無奈之下黃巢不得不退出長安,巍峨壯觀的大明宮被付之一炬,這個堪稱世界曆史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在一夜之間毀於一旦。
大明宮的占地麵積是北京紫禁城的四倍,是凡爾賽宮的三倍,是克林姆林宮的十二倍,是盧浮宮的是三倍,是白金漢宮的十五倍,足有五百個足球場那麼大。可就是這個在世界曆史上都堪稱是最雄偉、最宏大的宮殿建築群就這麼被黃巢和孟楷他們付之一炬,這不得不說是一大損失。
這一年對於朱溫來說也是一個轉折點,他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擁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了,雖然宣武軍處於四戰之地,可在朱溫的治理下正逐漸走向正規,新的吏治製度和全新的經濟模式,還有十分人性化的賦稅製度,得到了各州縣百姓的熱烈擁護。相信在新的一年裏他定然還會繼續走向更加燦爛的輝煌,宣武軍下轄的百姓們也定然會在多年的戰亂之後重新過上安定的生活。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可隨之而來的是大批的金銀如流水般花了出去,但朱溫一點都不心疼,因為他知道,這一切都會換來更大的回報。現在幾乎每一天古井酒廠都有非常可觀的盈利,雖然每天的盈利不過才千兩白銀,可隨著酒廠規模的擴大,相信以後的收益會更加可觀。
朱溫比任何人都知道“不積跬步不以成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的道理。所以在戰亂過後的宣武軍,他不惜花費巨資來搞經濟建設,來帶動百姓就業,鼓勵百姓生產勞作,為的就是讓自己下轄的百姓能夠過上溫飽的日子。因為在這個剛剛經過戰火洗禮的大地,百姓們能夠吃上飽飯的幾乎微乎其微。
為了解決糧食問題,朱溫派張虔裕繞過黃巢統治的區域,經徐州南下從揚州購買了大量的糧食回來賑濟那些吃不上飯的百姓。
把那些很多逃難出走或者死在戰亂中的人家遺留下來的田產低價賣給了貧民,無錢的可以隻需簽字畫押就可以,來年莊稼收獲之後再給錢也不遲,一年還不清就兩年,兩年不行就三年,不過一年要給一成的利息。
不過這種田地隻賣給那些沒有田產的或者是田產少的貧民,並不賣給那些富商大賈,即便是他們想出高價買也不行。
而且以後的稅賦要按田地的多少來繳納,不像以前那樣按照人口來繳納了。這一點深得普通民眾們的歡迎,可是富商大賈們就有些不高興了,不過這也是在朱溫的情理之中,無論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碗水端平的。既然有受益者,就一定會有利益受到損害的,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朱溫還招募了一批精明幹練的賬房先生,經過朱溫短時間的親自培訓過後,宣武軍控製之下的汴州、宋州、亳州都開辦了銀行。讓那些經濟緊張的貧民和剛剛低價買到田地的貧民可以在銀行裏借貸,每年收一成的利息,這可比當時那些富商或者是地痞們放的高利貸要好多了,高利貸是利滾利,幾乎一個月的利息都要兩成,一年就要翻兩番。
有錢人也可以把銀子存在銀行裏,每年可以收半成的利息,由於這銀行是宣武軍以官府名義開辦的,所以很多中等階層的人又沒有什麼大買賣要做的都喜歡把銀子存進來。可一些大的富商大賈卻不屑於去掙那半成的利息,再說了,他們也怕存在那裏不安全,還是放在自家的地窖裏比較穩妥。
雖然隻有一些中等收入的人存款,暫時還不夠那些貧民借貸的多,幸虧隻有三州之地建立銀行,朱溫投入了五十萬兩銀子作為啟動資金也差不多夠用了。朱溫還借鑒了現代銀行的管理辦法,憑借存款文書還可以異地提取現銀,不過要繳納一定的費用。
鑒於在古代交通不便,運送大量的現銀極其不便,一般商家若是運輸大量的現銀還要雇傭鏢局來負責安全,花用也十分不菲,所以這個製度一公布,有很多大的商家也都願意把錢存進銀行,不過銀行也事先聲明,存款時間不足一年的沒有利息可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