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勸降楊行密(1 / 2)

朱友裕的婚禮在三日後舉行,婚禮的規模和熱鬧程度當然是空前的,無論是朱溫還是張全義都不會在乎錢,他們這種封疆大吏對錢財已經沒有什麼概念了,錢財的多少對他們來說都隻是數字而已。

當然他們這種大人物家裏辦喜事,當然不會虧本,光禮金就收了不知道多少,很多不管是有交情的沒有交情的,都爭著巴結這兩位實權人物,婚禮當天,禮金堆積如山,各種金銀珠寶首飾等數不勝數,幾個賬房先生都忙的跟什麼似的。

朱溫這個梁王也是應接不暇,忙著跟各種官員寒暄,由於來的人實在太多,朱溫都分不清哪個對哪個了。但這個日子他這個主人想逃避也逃避不了,隻能硬著頭皮寒暄、應酬。

朱友裕一身新郎裝束,麵對前來賀喜的各路官員,他從容應對,不厭其煩的說著:“同喜,同喜。”說的自己都有些口幹舌燥了。

好不容易忙碌完了一切,新郎新娘也入了洞房了,朱溫陪著一些重要人物喝了兩杯之後就以身體不適為由暫且告退,把招待客人的工作交給了朱友寧、朱友倫、朱友文、朱友珪他們兄弟幾個,就連年紀最輕的朱友貞也跟著幾個哥哥忙裏忙外。

如今朱友文擔任鹽鐵轉運使,朱友倫為金吾衛大將軍,朱友寧也遙領平盧軍留後、青州刺史,別看這幾個小夥子年輕,可沒有人敢看輕他們,他們不但是朱溫的子侄,更是手握重權的實權人物,單單以現在朱友倫這個金吾衛大將軍的職位,就可以讓很多人刮目相看了。

盛大的婚禮終於結束,讓很多人對朱溫的實力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朱家與張家的聯姻無疑於更讓很多人看清楚了眼前的形式,張全義是河南尹,控製河洛有很長時間了,在中原也可謂是根深蒂固,而且在民間聲望頗高。朱溫這兩年更是風頭正健,接連平定了河中軍(護國軍)、鎮國軍(同華)、河東、鳳翔,可以說黃河兩岸已經沒有人敢與朱溫爭鋒了。

就在朱友裕成親的這段日子裏,黃巢以翠微禪師的身份遊曆到淮南,在揚州城中見了二弟子楊行密,楊行密在見到黃巢的一刹那,心中的激動之情無法言表。

楊行密自幼孤苦,可以說是被黃巢一手帶大的,如果沒有黃巢,就沒有他楊行密的一切。甚至楊行密根本沒有活下來的可能。就是當初楊行密在被高駢打傷之後,功力盡廢,本想以一死來解決一切的時候,就是為了能夠再見師父黃巢一麵,報答師父的養育之恩。這才以最大的毅力活了下來,並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當初楊行密聽說黃巢兵敗身死的時候,他還沒有今天的地位和權利,當時他很憤怒,特別是對三師弟朱溫的恨意之深無以複加,在他想來,正是因為朱溫的背叛,才讓黃巢最終撤出了長安,導致最後的兵敗被殺。

所以這些年來楊行密雖然偶爾因為戰略上的原因不得不與朱溫合作,卻和朱溫的關係一直並不那麼親密,他曾發誓這一生都不會原諒朱溫,即便朱溫的實力再強。

可這時候他見到師父好好的站在自己麵前的時候,楊行密的欣喜之情可想而知,楊行密以最隆重的方式來迎接黃巢,這讓淮南的官員很是驚異,不知道為什麼一向不怎麼信佛的楊行密為何突然對這個翠微禪師如此敬重。

不過說實話,翠微禪師在終南山也確實有很大的名氣,無論是武功還是佛法方麵都被世人所尊敬。對於這樣的有道高僧,大多數人還是持敬仰態度的,更何況翠微禪師以七十餘歲高齡讓人看上去隻有四十歲的年紀,這本身就讓人對他充滿了無限遐想。

淮南的文武官員都知道楊行密早年有內傷在身,他們都以為楊行密如此禮遇翠微禪師是為了能夠找到治愈內傷的方法,這一點楊行密也不點破,隻是一笑置之。

師徒二人秉燭夜談,身邊的所有人都被楊行密屏退了,隻有他們師徒二人,楊行密道:“師父,這些年來弟子一直以為師父已經駕鶴西去,讓弟子好生難過,沒想到師父已經遁入空門,這些年來在終南山精研佛法,如果弟子早知道的話定然會前去終南山尋找師父,以盡弟子的孝道。”

黃巢笑道:“你有這份心就已經很好了,當年我聽說你與老三聯手打敗孫儒的事情的時候心中也很是欣慰,能夠看見你們兩個盡棄前嫌,讓為師很是高興。如今你師妹已經嫁給老三,他們的孩子也已經長大成人,怎麼你們兩家卻反而沒有了多少來往?而且我聽說你收留了前兗州節度使朱瑾,和河東的騎兵將領李承嗣,這些年來在淮河南岸駐有重兵,隱隱有與老三開戰的意思,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