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名將高行周(1 / 2)

劉守光對那名校尉道:“你是說汴軍已經兵臨城下?”

那校尉名叫高天,是高行珪和高行周的族弟,高家在河北本就是將門世家,以驍勇著稱,高思繼在燕雲地區“白馬銀槍”的名頭哪個不知?隻是李匡籌兵敗後高思繼投靠了李克用,李克用任命高思繼為幽州兵馬都指揮使,令他輔佐劉仁恭。

可劉仁恭忌憚高思繼在軍中的地位,所以蠱惑李克用說高思繼在燕地名聲太大,若委以兵權,必為後患。所以李克用用計殺了高思繼,劉仁恭卻把高思繼的兩個兒子高行珪、高行周兩人收羅到帳下,善加安撫,並答應他們有朝一日等幽州強大起來之後就殺奔河東,替他們父親報仇。

所以高行珪和高行周兄弟就成了劉仁恭麾下的大將,高天不過是高行周的本家兄弟,武藝也稀鬆平常,為人倒很是機靈,所以也靠著遠方堂兄的關係也弄了個校尉當當。

高天聽二公子問話,當即小聲道:“二公子,您還不知道啊?如今幽州附近的州縣全部都降了梁王了,現在幽州附近足有十萬大軍圍困,看來這次是凶多吉少。我二哥高行周幾次請示令尊,節度使大人隻是說堅守,可這種情況怎麼能守得下去?”

劉守光眼光一轉,道:“你帶我去見高將軍,我去跟高將軍商議一下退敵之策。”

高天當然是萬分榮幸,急忙帶著自己麾下的一隊人馬簇擁著劉守光去了南門城樓,高行周現在正在城牆上坐鎮指揮守城,如今的幽州真正的處在風雨飄搖之中,任何的懈怠都足以讓幽州城破,所以高行周幾乎日夜都在城頭上巡視,累了就在敵樓中貓一會兒,有情況就立馬出來,根本連盔甲都不曾卸過。

高行周雖然也是一員足以獨當一麵的大將,可麵臨這種場麵也是一籌莫展,汴軍幾乎在最短的時間內就席卷了義昌軍、盧龍鎮兩鎮的所有州縣,幾乎沒有受到多少像樣的抵抗,這一點足以證明燕地的軍民已經對劉仁恭失望之極,他們早就渴望著能夠有人取代劉仁恭而代之。

高行周又何嚐不知劉仁恭殘暴成性,可高行周身為大將,對政事上的事情卻是無權過問。他看著幽州日益沒落下去,卻找不到一個可以阻攔這一切的理由。

大哥高行珪卻是不擔心,按照高行珪的話說,“如果打勝了固然高興,打輸了大不了投降汴梁就是了,聽說梁王朱溫待人寬厚,勤政愛民,很多人都說他有帝王之相,如果我們投靠了朱溫,沒準兒以後前途比在幽州還要好的多。”

高行周卻不讚成大哥的說法,在他想來,為將者首先要為主盡忠,雖然劉仁恭不是一個好的主公,可他對自己兄弟不薄,自己兄弟不應該在幽州最危急的時刻棄他而去。

正在高行周苦惱的時候,親兵說二公子來訪,高行周眉頭略皺,這個二公子為人與他父親差不多,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倒是在滄州的大公子為人頗為正派,可惜聽說大公子劉守文已經被朱溫生擒,高行周長歎一聲,雖然他對這個二公子劉守光沒有多少好感,可他還是不得不起身相迎。

高行珪和高行周把劉守光迎進來,高行周道:“如今汴軍大軍壓境,二公子怎可輕涉險地?”

劉守光苦笑道:“即便是我待在節度使衙門,傾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幽州城破的話,我呆在那裏又有什麼不同呢?”

高行周歎道:“如今形勢不容樂觀,幽州雖然城高河深,卻未必能夠守得住。主公有什麼打算?”

劉守光長歎一聲,道:“如今的父親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征戰沙場的父親了,他幾乎對眼前的形勢視而不見,就連大哥被擒的事情他也好像漠不關心一樣,仍然整日在府中享樂,若不是現在汴軍來了,可能父親還在大安山享樂呢!”

劉守光話語中對父親劉仁恭的不滿十分明顯,這一點倒是讓高行周始料未及,隻是他們做下屬的不敢過分幹涉主公的家事而已。

劉守光見高行周不語,心中有些焦急,道:“高將軍,如今形勢緊迫,幽州危在旦夕,父親沒有一絲主見,我等難道坐以待斃不成?”

高行周歎道:“如今義昌軍、盧龍鎮除了幽州之外,其他州縣幾乎全部投降了朱溫,現在不可能有援軍會來救幽州,整個中原也不會有人跟朱溫過不去,也沒有人有那個實力,現在我等出戰也是死,死守也是死,隻是一個遲早的問題而已。”

劉守光定定的盯著高行周的眼睛道:“那如果我們開城投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