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楊信的心思(1 / 2)

朱溫的受禪儀式舉行的很隆重,朱溫對這些繁文縟節不是很懂,但他以前還是在影視作品中看過一些帝王登基的儀式,雖然不盡相同,但朱溫也略微知道一些。加上朱溫久居高位,舉手抬足自有一番威嚴。

儀式是公開舉行的,雖然被文武大臣們簇擁著,周圍也都有大批的軍隊負責安全,可依然有成千上萬的百姓遠遠的圍觀,很多人遠遠的看見傳說中的梁王殿下,即將登基的天子,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個傳奇般的人物很年輕,也就是二十歲左右的年紀。

他們一個個都十分的好奇,有的人就疑惑道:“據說新天子已經快五十歲了,怎麼看上去還那麼年輕?”

有的年紀大的人就感慨的道:“我十年前見過新天子,當年見到他的時候,他就是這個樣子,那時候他還是東平王,當時我就說,這位王爺不簡單,你們看,這就做了天子了。”

還有一個人是當年在黃巢軍中的老兵,早在二十餘年前就見過朱溫,他道:“我二十年前就見過天子,那時候的天子就是現在這幅樣子,過了二十年,我從一個小夥子變成了現在這種蒼老的模樣,可聖上幾乎還是以前的那副樣子,幾乎一直都沒有任何變化,依我看的話,皇上應該真的是神仙下凡,可以長生不老……”

一時間百姓們說什麼的都有,有說朱溫是真命天子的,有說朱溫是神仙下凡的,他們不光是因為朱溫是皇上,還因為朱溫是真心的對百姓們好,替百姓們著想。所以百姓們也發出真心的擁戴。

受禪儀式才剛剛開始,遠處的百姓就已經真心的伏拜於地,用最簡單也是最原始的方式去表達他們對新君的擁護。

二月的早春天氣依然有些些許的寒意,可百姓們不在乎,他們為能夠有這樣的人接任皇位而高興,他們似乎已經可以預見自己以後可以不再經曆戰亂,不再流離失所,不再需要為應付過重的賦稅和徭役而發愁,主持受禪儀式的是銀青光祿大夫、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張文蔚,他的心情很複雜,他並不是朱溫的嫡係,他一生忠於李唐,可到頭來卻自己親自主持這個把李唐王朝結束的儀式,讓他感到心裏很不是滋味。

張文蔚想讓這個儀式早一點結束,但他不敢擅自更改儀式的步驟,他怕,怕自己又什麼把柄落在其他大臣的手中,變成別人彈劾自己的借口,雖然他忠於李唐,卻並不代表他會不顧自己家族的安危,他也清楚的知道在不久的將來,朝廷的格局已定會有一個大的洗牌,自己還能否做這個平章事還是未知數。

現在三位宰相,兩位都是朱溫的心腹,隻有自己一個人是李唐的嫡係,他已經想好了,等新君正式登基之後,他就上表請退,自己做了一輩子的官,最後能夠坐上宰相的位置,已經該知足了,別到時候讓人家攆走就有些不好看了。

雖然張文蔚盡量讓自己保持一臉的嚴肅,可朱溫明顯的可以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一絲落寞,雖然很淡,卻不能逃過朱溫的眼睛。

朱溫在穿上那身明黃色的龍袍的時候,心中不無感慨,二十年來的風風雨雨一幕幕從他心底閃過,仿佛電影一般,是如此的清晰,又是如此的遙遠。

朱家的幾個子侄如今都在軍中任職,一個個都昂首挺胸,注視著站在高台上的朱溫,他們一個個心中都對未來充滿了憧憬,特別是朱友貞,他是朱溫的嫡子,按理說應該被封為太子的,將來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可他知道現在還不是想這些的時候,等父親的皇位坐穩了之後才能商議這些事情。

朱友裕心中也是激情澎湃,雖然當年張小惠曾透露過以後會讓他繼承父親的基業,可現在不同了,現在父親已經不是當初隻有中原數州之地的王爺了,而是擁有整個天下的天子,而大娘張氏也名正言順的成了母儀天下的皇後。在這種情況下,大娘還會同意讓自己這個庶出的長子來繼承這個家嗎?這可是皇位啊!

朱友文雖然也知道自己是朱溫的親子,可名義上他隻是朱溫的養子,畢竟當年自己母親在沒有跟父親成親的情況下生下自己,這種事情傳出去不好聽,以前父親是王爺的時候自己都無法公開這種身份,現在父親做了天子,這件事就更加不可能公布於眾了。

雖然大家都在參加這個隆重的儀式,可每個人心中所想的東西都不一樣。大多數官員都在想著新皇登基之後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可以在新一輪的大洗牌中不被拋棄。

朱溫放眼看著這些密密麻麻的跪在地上的文武大臣,心中卻實在沒有任何欣喜的感覺,他不喜歡這種跪拜之禮,雖然這個時代的人已經習慣了這些,但朱溫打從心裏不喜歡這些,可他暫時還無法改變這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