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市新華書店突發一起命案,死者為二十五歲左右的女性。根據錄像監控情況看死者於下午四點鍾進入衛生間,於二十分鍾後被路人發現,當時已無生命體征....”
\t屏幕上的畫麵不停閃動,先是錄像帶捕捉到的情景,一如既往地畫質粗糙,隻能勉強看出上麵的人影來。而後是記者補拍的事發現場資料,還有憂心忡忡的目擊者們。個個都流露出一種特有的對於死亡的忌諱。
\t新華書店的三樓中廳,名義上歸屬於書店。實際上早就在幾年前因為不盈利轉讓給了別的教育機構。盜版在這座城市裏橫行了十幾年,路邊書攤的生意要比新華書店紅火得多。願意為正版付費的人太少,新華書店的生意也是舉步維艱。後來把三樓轉手租出去才好一些。這也是為什麼那位專家的座談會能在那裏舉行的原因。正規的書店是不屑於舉辦類似的活動的,這點從店員們高傲的神色就能看出來。熱愛從這類活動裏盈利的隻有那些打著教育名頭的文化傳播公司。
\t林淑美麵無表情的看著電視裏播報的新聞,反而覺得沒什麼好怕的。雖然自己昨天可是在現場目睹了屍體被抬出來,但是事後怎麼回憶都是一股麻痹感,越想忌憚越感覺不到忌憚。最後幹脆淡然處之了。
\t連續兩次的命案之後城市裏多少透出一點恐慌,畢竟消息可傳播的範圍太小了,可能案發地點就在自己居所的兩條街外,或者是工作時每天經過的地方。太平了許久的小城一下子湧出這麼多的勁爆消息,街頭巷尾的人們都透露出不可言說的古怪。
\t上次是董蔚玲的自殺,把咖啡廳在場的人都嚇得不輕,畢竟是活生生的人死在自己眼前,用的還是一槍爆頭這麼血腥的手法。這次則是二十五歲的年輕店員死在衛生間,後腦都是血跡,可能是被人按著頭用重物打擊導致,也有可能是蓄意推倒跌倒了台階上——反正都是他殺,因為屍體有多道而且反複的傷口,那就說明肯定不是自己摔的,而且不止摔了一次。
\t她不再繼續想了,屏幕的反光上映出一個人的倒影。在辨認出那個人是誰的同時,林淑美幾乎是在瞬間就抄起遙控器把電視關掉了,她自己都說不清是因為什麼原因。可能是出於對伊楓的十足的厭惡,再或者和這個繼女接連不斷的心理戰實在是疲倦了,疲倦到無法再麵對的程度。
\t她可以說從年輕時在夜總會入職開始就沒有停止過鬥爭,和同行的女孩們搶奪更好的客人,在客人那裏爭取更多的小費,在願意為自己付錢的男人之間巧妙周旋,以期待有哪個人能讓她過上好的生活。後來她也成功了,杜溫明隻是個跳板,她也勾搭上了更有錢的伊泓天。自己的鬥爭從未有過敗績,但唯獨再遇上伊楓的時候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頭疼,那不僅僅是敵人,簡直是把她的過去都否定的惡魔。
\t怎麼對付敵人,林淑美有自己的一套法則。心地善良的人就和他們打感情牌,多疑的人則要表示出自己的輕蔑,才能放鬆他們的警惕心。而對於蠻橫不講道理的人,唯一的辦法就是比他們更加不講道理。
\t但是伊楓偏偏不屬於其中的任何一種,她既不吃軟也不吃硬,關鍵的時候總像網裏的魚,在即將抓到手的時候就滑溜溜的逃脫。用心計用的隱晦而不著痕跡,幾乎找不到任何證據。這也是她頻頻吃虧的原因,連續幾個回合下來,林淑美已經是苦不堪言。
\t她本身就因為懷孕不能過度用腦,還要時時刻刻提防別人的暗算,那些不想讓她把孩子生下來導致局勢洗牌的人。除此之外還要警惕著伊楓,她的花招多而雜,就像一枚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在頭頂爆掉。
\t對方是善用人心的高手,她在心裏告訴自己、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一個普通的18歲女生會有如此高的防備和警惕心理,更不知道對方是在什麼情況下學會的。她在進入伊家之前聽說的都是伊家的家風純正,伊老爺子也沒有過多繁雜的心機,教出來的孫女也不會太複雜。她滿以為用用感情就能把這個女孩騙住,結果事與願違。
\t伊楓就安靜的站在她身後,熄滅的電視熒屏上映出她清瘦的影子來。兩雙眼睛在屏幕上彙聚,彼此之間充滿敵意。
\t誰也沒有說話,仿佛在這種情況下誰說話就顯示了自己的脆弱。
\t林淑美瞪大了眼睛,片刻之後終於忍不住敗下陣來。拍著胸脯大口喘著氣。她怨恨的盯著屏幕裏的倒影,發現不知何時伊楓已經不見了。
\t她猛地回過頭,背後沒有人在。電冰箱剛在此時開始製冷,發出的“嗡”的轟鳴聲讓她眼皮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