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抓住機遇,開創少兒期刊工作新局麵(1 / 2)

近一個時期以來,少兒期刊引起了出版界廣泛的關注。1997年11月,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署在北京聯合召開了全國少兒期刊工作會議,中宣部副部長龔心瀚、新聞出版署署長於友先等出席並作了重要講話。12月,浙江省新聞出版局(出版總社)在紹興舉行的黨組理論學習擴大會上,提出把少兒期刊作為社辦期刊中扶持和發展的重點。應該說,少兒期刊麵臨著極好的發展機遇。如何抓住機遇,趁勢而上,開創少兒期刊工作的新局麵,我覺得應從三個方麵入手:一是把握導向,注重定位;二是轉變觀念,改革機製;三是增強三種意識,提高自身素質。

一、把握導向,注重定位

正確的導向是出版工作的靈魂。對少兒期刊工作同樣如此。一方麵,少兒期刊的讀者對象是未成年人,他們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後天的教育、熏陶中逐步養成的,就像一張白紙,塗上什麼顏色都容易,有很強的可塑性。另一方麵,少兒期刊因其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生動,又是定期、連續出版,受到小讀者的普遍歡迎,成為我國少兒接觸最多的四大媒介之一(另三種是圖書、報紙和廣播電視)。可見,少兒期刊的影響力不可低估。少兒期刊工作者一定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始終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並將這種導向貫穿於各個方麵、各個環節。

把握導向,最重要的是思想政治導向。要通過我們的刊物,向小讀者灌輸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的思想,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和意誌品格。同時,還要注意把握知識、情趣、行為等導向。近年來,在一些少兒刊物的個別篇目中,確也存在導向上的偏差。如有的不加選擇和分析地暴露社會陰暗麵,有的過分渲染打鬥和凶殺,還有的一味迎合部分城市孩子的貴族化傾向等等。這些偏差在琳琅滿目、精彩紛呈的少兒刊物中,隻占了極小的分量,但帶來的消極影響卻不容忽視。這些年來,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兩個刊物,在把握導向上做得比較好。但上麵提到的問題,在個別來稿中還是存在的,因而必須認真把好關,決不讓消極不健康的東西流傳開去,貽害孩子。

當然,我們說的堅持導向,並不是把刊物都辦成千篇一律的說教式的讀物。恰恰相反,少兒期刊從內容到形式都應該是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應該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認知能力和興趣愛好,使他們喜歡看,樂於接受。這就要求我們充分重視刊物的準確定位和鮮明的特色。這種定位主要包括:年齡定位,給哪個年齡段的孩子看;類型定位,是文學類,科普類,還是教輔類,等等;表現形式定位,是繪畫本,還是文字本,或者圖文並茂。隻有定位準確,才能顯出特色,才能吸引小讀者,形成相對固定的讀者群體,從而在全國那麼多的少兒刊物中脫穎而出。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幼兒智力世界》定位是比較成功的,適應了現在家長十分重視幼兒的智力開發的趨勢,也符合幼兒自己喜歡畫麵醒目生動、故事簡潔有趣這樣的特點,因此發行量一直名列同類刊物的前茅。

二、轉變觀念,改革機製

長期以來,期刊在出版社並不受到重視。出版社領導和工作人員重書輕刊的思想觀念是比較普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抓重點圖書、雙效圖書上,有意無意地將刊物放在了圖書的從屬位置。同時,在對期刊的管理上,也沒有尊重它的特有規律,而是套用圖書的管理辦法,使刊物失去了應有的活力。要改變這種狀況,推動期刊工作上一個台階,就必須轉變觀念,改革機製。具體地說,要做好以下幾方麵工作。

一是重視期刊在出版產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書刊並重、相互促進、共同繁榮。統計資料表明,在許多發達國家,出版產業構成中期刊的份額(銷售額)都超過了圖書。我國雖未達到這一步,但這種趨勢已經顯現出來。在許多少兒出版社中,期刊已經成為主要經濟支柱。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而言,隨著教輔類圖書的逐步失去,期刊的利潤在整個利潤結構中已占據了半壁江山。因而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再輕視期刊,而應該充分利用出版社在人才、資金和管理上的優勢,下大力氣發展期刊,形成書刊並重、共同繁榮的格局,使自己在未來的出版競爭中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