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皇上指婚(2 / 2)

武惠妃連忙扶起她,親切的拉著她的手說道,“的確是個乖巧人兒,宮中有妹妹這般才藝出眾的女子,以後後宮也可以熱鬧些了。咳咳——”

“愛妃找朕是不是有什麼重要的事?”唐玄宗望著她因咳嗽而浮現潮紅的臉,眼中流露的柔情。

武惠妃垂下眼睫,故意流露疲憊的柔軟神色,俏皮的說,“就知道什麼都瞞不過皇上,臣妾確實有個事兒求皇上。臣妾出來前已讓人備下小菜溫好酒水,如果劉妹妹不介意,臣妾要借走皇上一會兒。”

劉伊娉眼神中有幾分失望,但瞬間便掩飾了起來,明豔豔的笑容掛在臉上,“姐姐說的是哪裏話,皇上本就不屬於臣妾,姐姐何來借之說呢?”

鑾駕上掛著金黃錦緞做成的帷幕,織錦被子鋪在寬大的鑾車內,柔軟而又溫暖。武惠妃與唐玄宗並肩坐在鑾駕內,由寂靜的傾心苑駛向富麗堂皇的夜華宮。

“皇上,臣妾有一個族兄弟叫武明德,二十又六,學識、人品甚是好。早已達到適婚年紀,臣妾見孝昌那丫頭也老大不小了,咱們是時候該給她選個夫婿了。依臣妾看,他們兩個一個郎才一個女貌,乃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武惠妃為他斟了一杯酒,笑眼彎彎如月,語氣溫婉的說。武明德是她的族兄弟,若能讓他與孝昌公主聯姻,遠嫁潞州不僅能解除孝昌公主在皇上心中人氣高漲的危機,還能不費一兵一卒將她拉到自己的陣營。

“經過毗伽可汗和親事件之後,朕也覺得該給孝昌安排一樁婚事,隻是愛妃所說的那位武明德並不在京城為官,指婚不是很合適,朕可以給武明德另外指一門婚事。”唐玄宗有著自己的考慮,神遊子曾說過唯有皇宮的風水才能壓得住茯苓這尊鳳凰,一旦外放,她的安全無法保障,必將影響國運。

武惠妃知他心意已定便再難更改,垂下濃密卷長的睫毛,將失望的眸光斂在了眼簾之下,眼神忽如燈滅暗淡下來,意闌珊的問,“以皇上所見,誰是合適人選?”

“忠義侯同靖遠侯都是不可多得的人選,朕還沒有想好也選哪一個。對這兩人愛妃有何建議?”唐玄宗隻顧捉摸心裏的難題,哪裏注意到她忽變的神情。

武惠妃微微一怔,不著痕跡地將失望之意遣散,愜意悠閑的回答,“忠義侯臣妾沒怎麼注意,不敢妄下定論。倒是那個靖遠侯在武試比試時十分賣命,臣妾覺得他是個不錯人選。皇上可以宣孝昌麵聖,問問她有何想法,那丫頭好不容易回到宮中,為她選一門滿意的親事也算是對得住她在外顛簸流離的那些年。”

唐玄宗素來喜歡後宮和睦,見她胸懷這般寬廣,讚賞道,“愛妃仁愛想的自然周到,真有母儀天下的氣度,你一直是朕的左膀右臂,後宮的事情也多是你在打理,也應該挑個日子為你加封讓你名正言順的執掌鳳印了。”

“臣妾與孝昌那丫頭十分投緣,一直把她當成女兒看待,因此對她的婚事十分上心,不想虧了她。這些是臣妾身為娘親的一番牢騷話,皇上不笑話臣妾,臣妾就已經很滿足了,哪還敢要求皇上嘉賞。”武惠妃聞言眼神一亮,卻還是壓抑著欣喜,語氣端嫻,情之意切演的更加逼真。手中也並不閑著,端起金鏤玉杯盛著的美酒輕輕的放在唇邊抿了一口,又用嘴唇咬著酒杯送向唐玄宗的嘴邊。

“就依愛妃的意思,朕一會兒問問她的心思。”唐玄宗微啜一口,溫潤的酒液滑進咽喉,伸手一攬將她抱在懷裏,“愛妃值得朕的為之付出一切。”

酒不醉人人自醉,武惠妃笑若銀鈴,雙臂交錯環住他的脖頸,唐玄宗愛憐地望著她雙頰酡紅的薄醉模樣,兩人如交頸鴛鴦般纏在一起享受著抵死纏綿。

午休過後,茯苓在高力士的帶領下亦步亦趨的來到皇上的禦書房門口。

“公主,皇上在裏麵,您請進吧。”高力士笑容滿麵的說。

茯苓揉了揉眼窩,直直的望著厚重遒勁的禦書房三個大字,眼裏閃過一絲困惑,“高公公可知父皇召我來有何事?”

高力士笑容溫和如常,“聽說皇上為公主的婚事著急,據說要為您選一位如意郎君呢。您快進去吧,別讓皇上等急了。”

茯苓一聽心忽然收緊了,電光火石間,心緒百轉千回,托著沉重的腳步艱難的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