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班師回朝(2 / 2)

“沒什麼,我隻是明白了一個道理,喜歡一個人不一定要占有,擁有就足夠了。”茯苓假裝深沉卻又滿不在乎的說,嘴邊勉強扯出一個燦爛的笑。

“既然你不願多說,我也不會逼你。但是無論什麼時候,我的肩膀你都可以無條件依靠。” 章淵清拍拍她的肩膀,真摯的說。他看穿了,看穿了那看似燦爛的笑容下藏匿著的無奈與悲哀,卻不明白那無奈與悲哀的緣由,直覺告訴他,穀天祈肯定就是答案。

突然,一個人身著一襲多彩錦袍,頭戴一頂虎皮帽子,一身裝扮不倫不類,十分滑稽。再加上他身體過於肥胖,如一堵牆亦步亦趨的跟在張守珪將軍身後,煞是惹人發笑。

難道這個人就是張將軍說的能擔當重任之人?茯苓在心底盤算著,不禁感歎奇人必生異象這句話說得真對。

“回稟公主,這就是我極力推薦的人選。您看是否合適?”張守珪滿懷期待的看著她,看得出來這位肥胖的將士頗為賞識。

茯苓又仔細的打量了一下他,除了身子肥胖,並未看出有什麼出眾之處,不動聲色的問,“這位壯士怎麼稱呼?”

“罪臣安祿山參見公主殿下,罪臣已聽張將軍講述公主的退兵大計,十分佩服。多謝公主與張將軍不棄,罪臣願竭力一試,將功贖罪,定不辱使命,還望公主殿下成全。”安祿山拱手道,句句直搗黃龍,毫無贅語,足見素日行事果斷幹練。

“你是安祿山?你是胡人?”茯苓神態極為誇張的問。

張守珪驚詫莫名,連忙追問,“是啊,公主,你認識他?”

“認識,奧不,不認識。”茯苓辭不達意的推脫,事情有些棘手,她並沒有預料到張守珪接受過來的當處死刑的罪臣竟然是禍亂大唐的安祿山,心思難免動搖起來,“張將軍果真確定他能擔當重任?”

“老臣以項上人頭擔保,他乃帳中最合適的人選。”張守珪信誓旦旦的說。

茯苓猶豫片刻,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隻好讓步,麵無表情的說,“張將軍如此竭力推薦,安祿山你千萬莫辜負了他的期望。若是成功平反奚與契丹,足以免除你的死罪。你去收拾一下,去吧。”

“公主的囑咐罪臣銘記在心,定不讓各位失望。”安祿山語氣直接的表了態,善觀人心的他敏銳的覺察到茯苓對他的戒備與敵意。

將事情交代下去,日已西沉,茯苓也清閑了不少。身處幽州,麵對塞外的風光,忙裏偷閑多了份觀賞風景的好心情。

眺望遠處,卻發現城牆上有兩抹身影曖昧的並肩觀夕陽,又幸福又溫暖。她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被吸引,刺痛了眼睛仍不願移目。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孝昌公主,明明屬於你的東西卻得不到,心裏酸澀的滋味不怎麼好受吧?”突然,一個刺耳的聲音幽幽傳來。

“你喝酒了?”茯苓上前扶住他,他身上噴薄而出的酒氣惹得她一陣反胃。

“若是由我做使者,平定奚與契丹,皇上必定會大加讚揚,我不僅為我爹娘掙足麵子,光宗耀祖,還能使萬春公主對我刮目相看!而如今,全被你扼殺了。”林少頃雙目傷痛之色漸濃,沉聲道。

茯苓默然不語,靜靜看著他搖搖晃晃的離去,喃喃地說,“少頃,請原諒我的選擇,能遠離紛爭過著平淡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

不知道是該說安祿山命不該絕,還是他若真是個有勇有謀的奇人,離間奚與契丹之事他在短短三日內完成,而且帶回了息戰書,不僅承諾與大唐公主解約,也答應與大唐一年內不發生任何爭端,不挑起邊關戰爭。其口才、智力可見一斑。

“不費一兵一卒便可安邊關,敢問安壯士是如何勸說奚王與契丹王的?”茯苓大為驚奇的問。

安祿山故作神秘的狡黠一笑,隨口敷衍道,“過程不重要,結果才重要。罪臣發誓,所做一切絕沒損害大唐半分利益。”

茯苓會心一笑,也不再多加追究,“既然安壯士不願說,我也就不強人所難。事情既已解決,我們也該回京複命了,今日天色已晚,那就明日啟程吧。”

“公主第一次踏入邊關,恰逢喜事,咱們不妨辦一個篝火晚會踐行。”安祿山活躍的建議道。

篝火晚會,就辦在練兵場上。數百名士兵,圍著篝火載歌載舞。安祿山最是出眾,他那二百斤的肥碩身子挑起胡旋舞來竟也格外的輕盈好看。

隻是茯苓對這些都提不起興致,火舌的中央,有一對笑的燦爛的戀人,深深的刺痛了她的眼睛。

晚會直至午夜才散去,茯苓眼睛酸澀發困,大腦卻異常清醒。天亮的很突然,待她回過神來,眾人一開始收拾東西準備班師回朝。

銅鈴陣陣,馬蹄聲聲,茯苓舒服的躺在鳳車上,遙想這一路發生的事情,在一些方麵她贏得了成功,偏偏在最重要的問題上,她失去了全部。

而這就是人生的無奈,不論身份貴賤,都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