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江湖中還有這樣的人在,所以我大包子派一直堅持未曾退隱。
最近,這位媽媽樓下的人家妻子懷孕了,總疑心她兒子在樓上玩耍吵鬧。她很苦惱。為了讓樓下媽媽安心養胎,她已經上下午都把兒子帶出去玩很久了,在家時也不讓兒子去臥室待,也把他的車、球等會砸在地上的玩具都收了起來。可樓下還是不依不饒,不相信她的話。
我建議,她們可能誤會了你。也許看到你的兒子,她們就會打消這個念頭。
果然,她帶兒子與禮物去樓下,可愛乖巧的孩子完全征服了樓下鄰居。樓下鄰居全家人對她從怒目相向變成笑意盈盈,而且,她和那位準媽媽還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母親的不同並不會給孩子的臉上刻上我高貴冷豔,我聰明活潑的字樣。不過,當激怒全世界的孩子還蹲在早教班的江湖裏橫行霸道時,征服全世界的孩子已踏出了搞定全世界的第一步。
1.為什麼是媽媽如此重要而不是爸爸?
相較於亞洲其它大城市中有5歲以下孩子的家庭,中國男人算是最樂於陪伴家人的,但成績也僅僅達到有75%的父親每天肯花兩個小時陪孩子玩耍,而肯在家事上花一些時間的男人,即使是在以居家好男人著稱的上海,也僅僅隻有20%。
人是從模仿父母的日常行為走進社會的。男人做家事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為妻子分憂,更在於在這個過程中跟家人和孩子的接觸。
既然爸爸們總是更樂意在外麵,那麼孩子們能夠受到其影響的,更多當然是媽媽們。
這是我們暫時無法改變的現實。
接受無法改變的現實,這是成為好媽媽的前提之一。
2.為什麼在許多成功人士的傳記裏,會更多講述父親的影響,而對於母親隻是提到生活上的關懷。
第一,這說明我們名人傳記看得還不夠多。
第二,空氣很重要,一旦沒有空氣人類就會死亡,但是除了PM2.5,也沒見多少人把空氣天天掛在嘴邊。
3.媽媽的影響力真的有那麼大嗎?
我們當然知道,身為女性,身為母親,鼓吹媽媽的重要性多少有點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嫌疑。所以我們隻好看看別人怎麼說。
很早之前,中國古代屌絲就總結道:做官的爹不如要飯的娘。
現代,台灣著名學者曾仕強說:“當你有一個兒子,從小不好好教他,長大就會害了你全家。當你有一個女兒,從小你不好好教她,長大就會害了別人全家。你跟誰有仇,你就寵壞你的女兒,嫁到他家裏,大仇就報了。他全家都完了。”
非屌絲,非中國的德國著名教育家福祿貝爾也說:“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掌握在當權者的手中,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的手中。”
當然,著名的當權者拿破侖也讚同這個意見。他說:“母親的素養決定一個民族的素養。”
4.做媽媽如此重要,也就是說,我們的一切都要更緊密地圍著孩子打轉嗎?
中國媽媽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每次一說媽媽的重要性,立刻就要升華到母愛,升華到犧牲,恨不能立地變成全知全能的聖母。
婚姻專家們早就發現,一段健康的婚姻關係,父親下班回家一定要先問候妻子,然後再去擁抱孩子。父母要通過各種場合向孩子表明,夫妻關係才是家庭的第一位。那樣孩子就自然不會以自我為中心,同時看到爸爸深愛媽媽也會讓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讓孩子學會關愛和尊重。
全家圍繞著孩子轉,重視親子教育忽略夫妻關係的模式,才是真正的對媽媽不關心不愛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