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老人的關係
1.我的兒子5月份剛滿2歲,之前一直放在我老家由外婆外公帶,現在由奶奶來我家帶。我和老公都上班。
問題:孩子剛接回來3天,我和婆婆之間的矛盾就爆發了,還和老公吵了一架。原因是老公怪我在家裏給婆婆臉色看,說話太重了。昨晚吃飯時婆婆給我兒子喂青菜,結果我兒子用手去抓菜吃,被我看見了。因為兒子之前已經學會用勺子吃飯了,這個用手抓東西吃的毛病早就改了,現在婆婆才帶了幾天又複發。我就很生氣,打了他的小手,中間說了一句話:“誰教你這麼用手吃飯的啊?這麼沒規矩!”可能這句話被婆婆聽到認為我是在指桑罵槐,今早老公就打電話過來了。
我的自我分析:我的脾氣不太好,這個問題我意識到了,而且婆婆帶人的方式我確實有些不滿意的地方。但我告訴自己,老人家願意幫忙帶小孩,我就應該要心存感激了,就算有不滿,也不能在婆婆麵前表現出來。所以昨晚我隻是在教育孩子,也沒提到婆婆。但也許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婆婆就認為我是在說她了,所以她就向我老公提意見,希望我改一改。但是,涉及孩子的教育問題,有些事情我比較嚴格,我老公又表現得無所謂,兩個人談不攏,就吵架了。
孩子教育問題的分歧:雖然孩子現在才2歲,但我覺得有些良好的生活習慣應該從現在開始培養,不能老是用“孩子還小,長大就懂了”來搪塞。比如要講究衛生(不能用手抓菜吃),要按時自己吃飯(不能大人捧著碗在屁股後麵追著喂),要按時睡覺等等。而這些習慣在外婆外公帶的這幾個月已經基本養成了。結果剛接來深圳3天,由奶奶開始帶,衛生習慣沒了,按時吃飯沒了,按時睡覺還勉強保持。
其實在接孩子來之前,我已經跟老公溝通過,說希望能保持外婆外公養成的好習慣,不能改了,他也答應得好好的。但是一旦婆婆用她的方式帶孩子之後,老公的態度就轉變了,變成“你媽的要求太嚴格,這麼小的孩子可以輕鬆一點的”、“我媽帶人有什麼不好,我就是這樣長大的”、“你的脾氣就跟你媽一樣,太爆了,根本聽不進別人講什麼”。
這種情況我應該如何做更好呢?
因為婆婆的教育方式我的確不太認同,但是要讓她完全按照我的想法去做也是不現實的,畢竟她是長輩,我是要尊重她的。
作為奶奶,對孫子非常嬌慣,基本是順著孩子的意思,完全不引導也不糾正,這種心情我是理解的,但我非常擔心這樣會慣壞孩子了。
那對於2歲的孩子,什麼樣的生活習慣是必須堅持,什麼樣的要求又是可以適當放鬆的呢?這個問題你能幫我一下嗎?我是想在必須堅持的問題上不能讓步,其他的就隨婆婆的意思了,隻要不影響孩子的人格、品行的培養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