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親們很好奇,為啥取名叫桶桶媽。嗬嗬,現在解釋一下,桶桶媽,顧名思義,就是桶桶的媽媽。我給我家寶寶取的小名叫桶桶,桶就是飯桶的桶,大家都覺得不好聽,這麼漂亮、可愛的寶寶,怎麼能叫飯桶呢,這不是罵人的嗎?其實這不僅不是罵人,還是愛的體現呢。
懷孕的初期,心裏一直期盼著能生一個漂亮的、可愛的、聰明的······把所有美好的詞彙都堆砌起來形容的寶寶。隨著肚子漸漸地長的,寶寶一次一次在肚子裏調皮,這一堆美好的詞彙在腦海裏漸漸地減少,快生的時候隻是期盼著寶寶能健康,順利的出生。並非不希望寶寶有上述的這些美好的品質,而是最直接的現實最直觀的感受將這些詞彙漸漸地抹去,將所有虛幻的愛變得現實。
孩子漸漸的長大,四五個月的小家夥變得很能吃,一次開玩笑的時候,我說給寶寶取個小名叫桶桶吧,這個家夥天天能吃能睡,不事生產,叫飯桶最合適了。後來覺的桶桶這個名字真的很好,並不是想讓寶寶真的做個飯桶,而是希望他永遠像現在一樣快樂,不用為生活的瑣事發愁。
佛說,人一生下來就落入了無盡的苦海,真的不錯。現在的生存壓力真的很大啊,寶寶兩三歲開始就要學習各種技能,像什麼音樂啊,舞蹈啊,最不濟的也的學背幾首唐詩衝衝門麵。永遠不會像我們這些八零後這麼快樂。能給孩子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變成了我的一個願望,有的時候覺得做個“飯桶”真的沒什麼不好的。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我的這種心情。也許同是父母的人能明白吧,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天下沒有能讀懂父母的兒女,天下也沒有不愛兒女的父母,特別是母親。今天是端午節,晚上回家和媽媽一起吃個飯吧,她們真的很想自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