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及參與特訓的暢鵬奇了怪!
起初時自己這個‘監工’不過拿著步槍跟著小跑幾步,瞄準站著或累躺下的人腳邊開槍,自己的槍法幾十米、百多米怎麼的也不會傷到人。待一組組隊員們連抗帶托的移動至遠處後,自己才跟上去。
可跑著跑著,放下槍參與進去,怎麼與小夥子們一樣能跑、能抗!要知道穿越前自己可都45歲了!
自己的體力體能似乎不比他們差太多,仿佛越練越年輕。每天起床看著鏡子裏臉上皺褶逐漸淡化,說自己28歲已沒人懷疑,看來真是穿越讓自己身體起了變化。
前後不足半個月,暢鵬讓這群經過了挑選階段的隊員們,加入了大致空殼司令部的直屬特戰隊,蘇小明擔任隊長,由於缺乏幹部的問題,10個原警衛班警衛各帶12名隊員成立10個特戰小隊,對應鄒圩張春水特戰支隊的訓練內容與暢鵬各項‘新設想’,開始了稍有區別的特戰訓練。
現在已經是6月8日,離6月13日沈鴻英攻打廣東還有5天,時間非常緊迫,必須做好開拔西海灣的準備。
大部隊由辛報國與德裔軍官統籌,放不下心的暢鵬,不得不將特訓放在一邊,召集周興國、辛報國、辛武、盤向偉、黃政輝、戈少新、秦政民、馬安逸及警備第一師副師長雷奧、副參謀長盧卡斯開會。
一番商議後決定於6月18日部隊進軍西海灣,由皮特安排德意誌商船負責運送部隊從煌城登陸。
會上,辛報國向司令闡述了鄒圩新兵作戰幾乎潰敗的經過,雖於其後實行連續幾天的整頓和調整,原賓州守備營老兵已全都調配到各個連排,但新兵乏戰與戰鬥力不足的情況不可小覷。
尤其在羊城招收的新兵,連基本隊列和紀律訓練都匆促進行,如遇上硬仗,真不好打!
“知道我為何花大錢雇傭德裔軍人嗎?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雷奧、盧卡斯,你們談談德裔雇傭軍團的情況。”
雇傭德裔軍人並不是暢鵬圖好玩,他怎麼不知短期形成而沒經過戰鬥磨礪的部隊會是什麼狀況,進攻西海灣,麵對的是善戰的正規軍,不能與各少數民族土人爭鬥相提並論!
通過翻譯,雷奧說道:
“我調查過,雇傭軍裏有大半參加過戰爭,請相信驕傲的日耳曼民族在戰鬥中絕不退縮。”
“司令閣下,戰爭期間,德意誌平民都接受過軍事訓練,他們均是作為預備役的後備軍,具備戰鬥能力。即使為了薪金接受雇傭,包括我在內,不惜用生命捍衛契約精神和尊嚴!”盧卡斯說道。
德意誌人的戰鬥精神,暢鵬真的相信。半個世紀的德意誌都處於戰爭狀態,挑戰的大都老牌殖民與資本大國。
從某種意義來說,他們的戰敗非戰之罪,他們輸給的是資本!
18世紀初奧地利和普魯士崛起,組成了德意誌邦聯,1848年德意誌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於1866年的“七星期戰爭”中擊敗奧地利,1871年統一的德意誌帝國建立。帝國於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戰爭也導致德意誌第一次建立了聯邦共和國,史稱“魏瑪共和國”。
一戰德意誌的戰敗並非德意誌在戰場上的重大失利,主因是德意誌國內工人起義!
所以德意誌民眾對這次失敗普遍心有不甘。後期希**上台後,很好的利用了民眾普遍存在的愛國主義和為一戰複仇的心理,在經濟上確實創造了神話,3年時間讓德意誌從萎靡不振中崛起。
德意誌國內強國心態和自豪感暴漲,西方各國原本限製德意誌發展軍事的《凡爾*賽條約》成為一紙空文!
在西方各國的縱容下,德意誌工業和軍事發展迅速。其崛起的主要原因為:
戰勝國對其在軍事方麵的限製有利於集中財力、物力恢複和發展經濟;戰前雄厚的工業基礎和良好的勞動力素質有利於經濟的恢複和發展;米國的援助,一戰後的道威斯計劃提供了必要的資本;新的科學技術和設備的利用。
而德意誌人天性中的嚴謹、負責、遵守紀律都是令他們成為優秀軍人的前提,他們深受普魯士軍事傳統熏陶,精通軍事理論,經受過嚴格的訓練,意誌堅強。
同時,他們擁有很高的文化藝術素養,骨子裏透露著貴族的氣質,優雅而又致命!
正是在這種前提下,德意誌軍隊縱橫馳騁,所向披靡,1個月滅亡波*,7周打敗法*西。。。
德意誌軍隊的戰鬥力在*戰時確實無人能比,不可否認,這就是暢鵬想用及敢於用他們的原因。而西方人的契約精神和信譽遠比後期華夏的一紙合約有效。
一番討論後,進據西海灣的作戰計劃出台:
抽調精幹德裔士兵與鄒圩老兵成立數支偵查突擊連,從水路前往煌城偵察及潛伏,為101團開辟登陸點,以及在各部隊登陸的同時,切斷煌城對外的所有聯係;
101團首先在煌城登陸,固定登陸點後進而占據煌城。待全師各團上岸後,102團立即對陸廷榮占據的擎州、廉江方向實行警戒;103團向上思方向實行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