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即到了1928年。
1月9日,蔣誌清正式恢複北伐軍總司令的職務。
4月7日,蔣誌清發出第二次北伐的總攻令。
4月28日,國民革命軍占領濟南。
6月4日,震驚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爆發。奉係軍閥張作霖乘坐的火車專列行至奉天城郊皇姑屯車站的鐵橋時,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大佐指揮日本工兵引爆預埋在鐵橋下的炸藥,致使張重傷,抬回後奉天後氣絕身亡。至此,統治民國16年的北洋軍閥政府結束。
7月7日,南京國民政府宣告廢除中外不平等條約。
7月21日,全國反日大會在上海召開。
9月15日,弗萊明發明青黴素。
10月8日,蔣誌清擔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
12月29日,張學良下令奉天、從此稱為沈陽總部上空升起中華民國國旗,並公開宣布了他支持國民政府,華夏形式上統一,史稱東北易幟。
隨著以辛報國為首的洋務考察團歸來,軍政一體上軌道的西海灣特區正常地運行著。北伐進入收尾階段,西海灣方麵的軍隊依舊與桂係融為一體,守備軍常規軍包括特種部隊與快反師全員輪換參加北伐戰爭,其中的死傷超過1000餘人,但西海灣守備軍已真正的趨於成熟。
近期的西海灣特首不太務正業,除每周例行觀閱特區軍政事務報告外,連煌城的特首官邸都極少前往。周興國與辛報國兩人政軍兩塊協調互通,各職能部門和機構盡心盡力,已極少打攪到特首大人。
讓暢鵬掛心的便是正研發製造的飛機、坦克,但這需要一定的時間段。
隨著西海灣人權事務所的‘業務開展’,西海灣外資工業園區正逐步進駐,被喬納斯弄進來的猶太人和猶太家庭越來越多。通過相關的‘協調’,德意誌以民間形式進行的飛機坦克研製,大都由猶太人主導著。
這天,前往視察過飛機坦克研發製造後,暢鵬進入一間戒備森嚴的研究室,裏麵擺放著自己的牧馬人,研究人員彙報說,牧馬人已完成拆卸式研究製圖組裝,正準備封存。
此時的汽車製造已不是西海灣的重心。美利堅、德意誌與各列強不知達成何種意向,西海灣的汽車出口幾乎停滯,兩個位於西海灣特區的汽車企業大多處於停工狀態。那些世界級的汽車製造商已具備本土生產製造能力,但市麵上仍然是諸如福特T形車和新式箱型車的天下。
或者西海灣出產的新型汽車被西方封殺,又或許這就是曆史的必然,西海灣的汽車產量本不大,對特區的貿易額度與收益影響不大。暢鵬幹脆下令讓周興國提出收購外方設立於西海灣的所有製造廠,由西海灣政府全麵主導,大部分製造設備遷往猶太人園區,為西海灣製造自用車和裝備展開自有的製造。
洋人自有如意算盤,在特區投資建廠便是為獲取技術,西海灣係列的各型號汽油、柴油發動機和新型外觀、地盤係統技術等,西海灣方麵能交付的已交付,不能交付的已留存,洋人不再能得到新技術。
如此之下便不再替西海灣‘打工了’,汽車生產當然得停下來,不然西海灣賺的可是洋人口袋裏的錢。
洋人工廠停工是很沒有麵子的,何況他們虧心、不占理,所以收購洋人工廠和機械設備等的價格也就基本等同於運費。洋人們紛紛又將這筆小錢投入到他們自己的保稅區內。
試了試沒有車外殼的牧馬人,行駛裏程沒有超過2萬公裏的牧馬人,包括發動機和變速箱,盡管已被全然拆散進行研究和繪圖,這過程卻是小心翼翼、極為嚴謹的,組裝後也沒發覺有什麼問題,優勢在於它早已被改裝得就是一台全手動的極限越野車。
基於曆史的原因,暢鵬已未設想將自己帶來這世的所有物資物品留存下來。心思一動,一個命令,牧馬人便與新出廠的10台越野車進入了已屬於西海灣政府的汽車製造廠。
牧馬人將安裝與西海灣產越野車同款的外殼,它的身上都有牧馬人和路虎的影子,氣動外形優於箱型車,但以民國的道路狀況,油耗和速度問題可以忽略不計。
包括牧馬人在內,總共11台越野車再次進行改裝。防彈玻璃、防彈鋼板、底盤裝甲、加裝油箱以及更換大功率柴油發動機。
牧馬人的3.8排量汽油發動機當然不用動,改裝加裝後的空車總量達到2.5噸,以牧馬人的超強扭矩,西海灣製造的柴油發動機的越野車是否跟得上才是個問題。而原裝汽油發動機除非安裝8缸汽油機,否則無法長途奔襲。
得益於洋人的盡心盡力,西海灣的發動機技術已超越整個世界,從單缸到12缸的汽油柴油,包括星形、V形發動機均能製造,基於基礎技能、高級技工的欠缺,西海灣製造的發動機以及變速箱的工作小時尚不如意,而隨著猶太技師和工人的介入,這個狀況在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