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手槍,西海灣共仿製生產三種型號手槍:M1911、GP35、伯萊塔。哪一型號都不適合南方姑娘的小手掌,難道去進口些‘掌中雷’手槍送給她們,那就真是玩具了。
八個僮妹、特別是可愛的阿木肯定會因為掌中雷與M7的巨大差別而不高興。
尋思間,一個靈感生發,已升職為西海灣科技院槍械總監的張祥生又有得忙了!
元首的配槍與軍官們常規的M7有所區別的,可稱為訂製的禮品手槍。不知是誰的倡議,有感於西海灣元首為特區做出的貢獻,槍械總監張祥生任職後,一眾工程師便為元首打製了一把實用性絲毫不差的紀念版M7手槍。
其用貴金屬和名貴紅木精密製作麵成,槍體鍍上24K黃金,耗金高達20克;槍柄兩麵為名貴的小葉紫檀手工雕刻。即有黃金的華貴,又有紅木的風雅,型號與編號的銘刻代表這把手槍的風采。
黃金、紅木和工藝的價值隻是一種代表,而持有者身份更加強它的尊貴性,遂決定了這支M7手槍作為西海灣第一槍的固有價值。
阿雨獲得了這把稀有得唯一的紀念版手槍,當場者無不羨慕。隨著她的躍躍欲試,心情大好的暢鵬說聲“幹掉杯中酒”,接著便領著一大群鶯鶯燕燕與親近的手下去往城堡一旁的靶場。
城堡的建設和啟用後,除了警備和護衛用的暗堡、隱蔽崗哨屋等,本沒設置軍事化的設施,靶場係元首大人在不時思考如何加強西海灣軍力射擊技能提高所用。
暢鵬近期不時從電腦裏收藏的書籍中查找些關於射擊訓練內容,策想著曾經射擊運動員曆程中的經曆,當設想到關於射擊技巧、即需要實踐時,訓練基地的靶場過遠而不便,便讓人修了這靶場。
布穀係司令官唯一的射擊對手,手槍這個槍械的分項,到了暢鵬具備的能力階段,50米有效距離,布穀的‘神眼’占不了什麼便宜。準確率之外,兩人比的無非便是射速和密集度了。
白沙墩島的麵積不太大,為不破壞本來麵目,靶場的100米內為實地,200米至400米便是海上的浮標,500米與600米則設置在白沙墩島對麵六墩島的島麵上的靶子。
阿雨拿著珍貴無比的西海灣第一槍,僅僅打了兩發子彈便收了起來,不舍得再打,隻讓同伴們看看摸摸賞玩,而後便收藏起來。
基於神王不停止的軍事訓練周期,近朱者赤,僮妹們亦都不間斷的進行軍事訓練,對於槍械已相當熟悉。不作為戰鬥人員,長槍隻是掌握使用技能,手槍才是她們的最愛。
這一到靶場向大總管李愛樺要來訓練用槍、劈劈啪啪開打。期間自然少不了請神王大人給予演示。
配槍送給了阿雨,暢鵬換了一把庫存的精選M7新槍,手感、槍動能和扳機個性一時掌握不足,在與布穀兩人一組的比試中,命中率和密集度都較往常偏低。
不說服氣,遂不是好勝,槍王布穀射擊時的氣定神閑就如一種王者榮耀,一切可射擊的可視目標避不開他的槍口。
這段時間暢鵬的心思多放在射擊訓練技巧的琢磨上,見狀心念一起,便讓軍官們圍上來,給大家講解著查閱書籍裏看到的IPSC。
IPSC也稱為‘動態移動速射’。設置不同的布景來模擬實戰下的狀況,例如:街道、建築物、公共區域等等。
由於必須依照不同的目的來設計不同的場景,因此IPSC的布景多為虛擬性質的,例如搭設一處沒頂的屋舍空殼,屋裏擺設桌、椅、凳等家具;在其通道、廳堂和房間內設置標靶目標;室外則布置各累障礙、壕溝等以達到模擬的效果。
今日一時不及布置,暢鵬講解完畢,便讓人拿來不少立式人型靶子,依次排列、插在靶場的沙地上,示範一次後,便與一語即通的射擊天才布穀展開比賽。
如此這般,發明新遊戲和製定規則的老王又再占上風。
觀摩學習過後,一眾人亦按新射擊方法與規則展開雙人pk,一場即是娛樂又是新訓練課程的動態移動速射於墩島發起。
以15米、30米、50米為射擊距離等級,每級設置8個高低錯落人形靶,展開24發全中和計時完成的最高成績比賽。
而後再以西海灣三種手槍展開,每一種手槍打一程。使用M7手槍容易,15發的高彈量、換一次彈匣便能完成。M3的GP35手槍,彈匣容彈量13發,命中率高、換一次彈匣也能完成。但M1911的M1裝彈71發,則至少需要換下3次彈匣方能完成。
元首身邊的軍官大多從特種部隊或初期的特戰隊出身,射速、悟性和射擊成績與高低有區別,但大致都能在最少攜彈量下完成各式手槍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