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灣最終選定了前捷克斯洛伐克的ZK383式9mm衝鋒槍、作為野戰部隊的製式衝鋒槍。
ZK383式衝鋒槍於1933年獲得專利,係性能最為接近索米的一款優質衝鋒槍,造價和製造工藝降低不少。
該原型槍搞笑的帶兩腳架和刺刀,還能快速更換槍管。也不知設計者怎麼個的思路,衝鋒槍帶兩腳架當機槍用,再裝上把折疊刺刀,衝鋒時與敵人進行白刃戰?
但其具有較好的射擊精度和兩種射速,表尺射程100--800米、理論射速500--700發/分鍾,發射方式具備單發與連發,全槍長875毫米,彈匣容量30發,含實彈匣重4.8公斤,配用與T型手槍通用的9×19mm帕拉貝魯姆手槍彈。
西海灣在ZK383式的基礎上進行了結構改進,將直彈匣左方供彈改為下方供彈,取消多餘的古怪功能,成為一把專業的戰術衝鋒槍。偵查兵使用的則將木質槍托改裝為鋁合金折疊槍托,重量降低至3.4公斤。
該槍取捷克的拚音字母命名為JK衝鋒槍,它的射程、射速和殺傷力都很大,維護簡單,堪比特種部隊配置的TSM(索米)狙擊衝鋒槍,深受官兵們好評。
三師各部的偵查分隊,待遇好得無話可說,野兔越野車、望遠鏡、專配衝鋒槍、選用狙擊步槍和各類特種部隊才配置的物資與裝備,基本等同於各師直屬的特戰營。
說起特別軍團精良的裝備來,有點扯遠了,不就是張超手上一支很好用的JK型衝鋒槍嗎?
“隊長,看,鬼子的偵查兵。”黃三對彎著腰上來的陸斌說到。
“靠,鬼子兵上來你緊張個鬼,看老子不踢死你。”陸斌用望遠鏡掃一眼,一腳作勢踢向黃三,腰杆頓時挺直,不再需要隱蔽,要的便是讓鬼子發現。
果然,進行中停下來觀察的13人日軍偵查組,帶隊軍曹馬上便發現直起身來的陸斌三人。
軍曹遠遠見與怪樣軍裝的三人,立即知曉係友軍,一聲命令,偵查組便收起戒備的水連珠步槍和那支小隊唯一火力支援的磨盤機槍,往這邊過來。
非日軍斥候的警惕性低,而是日軍知曉鵝軍、蒙二軍要仿冒海灣軍那是太難,不僅僅是臉廓外貌,光陸斌等人身上的軍裝與各類令日軍士兵眼睛都凸出來的配置,已叫其羨慕萬分。
鵝軍單兵裝備非日軍可比,北進軍團的日軍全都鳥槍換炮,用上了洋貨,什麼都比原裝備要皮實:
M36式頭盔、卡其布夏裝、半皮製長筒靴子,背囊式M39帆布背包,M38斜挎帶風帽無袖鬥篷,牛皮褲袋腰帶武裝帶、真皮彈藥包,水壺工兵鏟等等,日軍士兵排隊領取時都激動得麵色發紅。
但陸斌等人身上的呢?混合幾種顏色的軍裝和亞光頭盔、讓人在瞄準時不容易找到中心點,布質的高幫厚底膠鞋輕便且透氣,軍裝上的外掛隻需要解兩個卡扣便能整體解除。
一個彈藥與配備可分體的背包,看上去那麼的簡潔,裏麵的裝備如鬼子兵知曉會倒抽一口冷氣,如囊式水壺、單兵防雨保暖睡袋和定時引爆器、雷*管、C4塑膠炸*藥等的。
少尉閣下身上尚有一件背心,上麵的口袋和繃裝足夠放進作戰時的用品,聽說還能防彈。
至於武器:衝鋒槍、帶瞄準鏡的狙擊步槍、腰腿部一支手槍,兩種外表不一的手雷,整體彈匣,長短軍刀。如再讓鬼子兵看到野兔車上的通用機槍、重型擲彈筒、步兵地雷、60迫擊炮和單/雙人帳篷、鍋碗瓢盆等的班用炊具、整箱的水果和肉罐頭。日本兵簡直便無地自容,根本不用打,直接死了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