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本次滅絕事件的大致時間表,具體細節就不一一列出。其後,是我本人根據各種資料,得出的本次生化危機的罪魁禍首——C的研究。
C病毒分為兩類。
一種為C型陽性病毒(下稱C陽)。另一種是C型陰性病毒(下稱C陰)。此兩種病毒來源於一種名為G的病毒(關於G病毒的報告另有撰寫),隻能同時提取,而不能分別提取。
C陽:具有很高的感染率和致死率。其突變率也高的驚人,可說是一種活性化與自我適應非常強烈的病毒。第六次大滅絕的源頭,有絕大多數都是此病毒導致而成。
C陽可以通過空氣或者體液進行傳播。空氣傳播的致病率相對來說並不高,隻有78%。但通過體液傳播,致病率則達到100%。不管是哪一種傳播,隻要致病,那麼致死率一律為100%。
C陽的適應性是件令人頭痛的事,經驗證發現,每次通過二次傳播之後,病毒的發病時間就會逐漸加長。第一次感染也許不需要兩個小時就能發病,可到了後來甚至有超過幾天,幾個星期,幾個月後再次發病的案例。由於當時被感染者的傷口已經基本愈合,所以很難從外表判斷。
治療方法:處在空氣中的C陽異常脆弱,在紫外線的照射下,不出十分鍾就會死亡。即使是沒有紫外線,隻要稍微有一點點的光源,也會變得衰弱,最終死亡。但如果已經寄生在人體之內,則除了注射C陰之外沒有任何的治療方法。另外,C陰的注射也隻能在C陽完全控製宿主之前。若宿主被控製後注射,則隻能單方麵殺死宿主和其中的C陽,無法治療宿主。
C陰:活性差,基本屬於惰性病毒,尚未發現有單獨感染並且致死的可能。另外,它可以吞噬C陽,從某種情況上來講屬於C陽的疫苗。但隻在感染初期有效。
治療方法: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