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氣功療法(1 / 2)

“這就是……氣功療法?”

一個禿頭嘉賓在大失所望之下,不客氣的說道,“這麼個搞法,簡直比洋人的催眠術還沒料。這不純粹是瞎蒙人嘛!”

“你懂什麼,真正的氣功療法就是這個樣子的!”

長須飄飄的老年藝術男子不屑的反駁道,“氣功療法,古書上稱之為‘布氣’!”

“如宋代蘇軾在《仇池筆記·李若之布氣》指出‘學道養氣者,至足之餘,能以氣與人,都下道士李若之能之,謂之布氣’。”

“而《晉書·方技傳》中還記載了韋虛布氣治病的例子。”

“呂猗母足得痿痹病十餘年,虛療之,去母數步坐,瞑目寂然。有頃曰:‘扶起夫人坐。’”

“猗曰:‘夫人得疾十年,豈可倉卒令起耶?’虛曰:‘且試扶起。’兩人夾扶而立,少頃,去夾者,遂能行。”

“什……什麼意思?”

聽了這麼長一篇古文,禿頭男子有些傻眼。

“連這都聽不懂,可見你這人不學無術,怪不得少見多怪!”

高雅藝術男一臉鄙視。

隨即他解說道,“晉書裏麵這篇東西是說,有個叫韋虛的,能用布氣也就是氣功療法給人治病。他的治法是坐到病人前麵幾步遠,閉上眼睛,不言不動,過了一會兒,病人就好了!”

“就……就是象這個張……張小神醫這個樣子的搞法?”

禿頭男聽得有點傻眼。他也沒料到,張大寶這種土裏八嘰的搞法,居然還真是符合古籍裏麵的記載。這一下子他可算是出醜了。

但一般人平時沒事,又怎麼會去啃《晉書》、《仇池筆記》這樣的古籍,而且還能記住其中毫不起眼的那麼一兩條細節?

吳美麗對老年藝術男的淵博非常敬佩,不由豎起大拇指道:“朱先生不愧是大藝術家,學識真是頂呱呱!”

朱先生矜持的一笑,說道:“這個張小神醫年紀雖然不大,但神氣清朗,法度內凝。用通俗的話來說,氣質非同一般。我們搞藝術的有直覺,是不是那塊料,一眼就看出來了!”

朱先生是本地小有名氣的國畫家。聽完他解說以及對張大寶的讚賞之意後,許多人不由出言讚歎,同時對張大寶的期望值,不知不覺中也是提高了一點。

那個中年官員一直在凝神觀察病人的變化。突然他叫道:“有效果了,有效果了!”

“什……什麼效果?”禿頭男左看右看,都沒明白效果出在哪裏,最後隻好出聲詢問。

中年官員一指輪椅上的老婆婆,耐心的指點道:“你看看,老婆婆是不是坐正了?口水也不流——啊呀,她抬頭了!她在看向張小神醫!”

似明非明的光照下,隻見輪椅上的老婆婆果然慢慢抬起頭來,凝神朝著身前的張大寶看去。

難道這是張大寶的氣功療法真的起作用了?

就在眾人全神貫注,要看後續發展之際,卻見老婆婆的頭慢慢又垂了下去。隨即向旁邊一歪,一邊打起呼嚕,一邊嘴角又流出涎水來。

“啊,就這麼點效果啊!”吳美麗自從聽了朱老先生的指點後,本來滿心希望能再見識一位高人。

哪裏知道,張大寶的氣功比王天成的祝由術差得遠了。搞了這麼半天,才隻有這麼一點點“疑似”的效果!

禿頭男也是精神大振,譏笑道:“鬧了半天,原來隻有這麼點‘早泄’的療效啊!我就說嘛,架勢擺得足、看上去象古法有什麼用?療效才是最關鍵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