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是比醫術還是比武?”一聽張大寶的比法,六個中醫全都麵麵相覷。
他們可從來沒有聽說過,中醫師有用這種方式來比拚醫術的!
“要是連將人用針定住的本事都沒有,那還好意思來參加中醫峰會?”
常中寶一臉鄙夷,大聲說道:“你們的所謂醫術,難道就是照著書本胡亂開個藥方,治不治得好全憑運氣?這樣的中醫,照我的意見應該一律吊銷執照!”
“胡說八道!中醫不開藥方,那又有什麼方式治病?”一個中年人臉紅脖子粗的跳起來反對。
“開藥治病,那是中醫的末技!”常中寶麵色冷然,一個字一個字的說道,“醫書所謂‘不誦十二經絡,開口動手便錯。不明五運六氣,檢盡方書何濟’。這兩句話,你們都讀過吧?”
在場的中醫師全都點頭。這是醫學入門書中的語句,身為出雲市最頂尖的幾個中醫師,怎麼可能會沒聽說過呢?
“既然聽說過,那你們都來說說,這兩句究竟是什麼意思?”常中寶一臉冷笑,看著這六個中醫就象是一個大學教授麵對小學都沒畢業的半文盲。
“真當我們是文盲呢。這兩句的意思有什麼難解的?”場中年紀最輕的中醫師時傳英激動得跳了起來。
他是本地中醫界的年輕一代。要是按以前的辦法采用推選方式,恐怕是毫無可能獲得與會資格。
然而這次事關重大,選出的代表是要給本地區爭利益的。因此考試的比重空前增加。年紀輕輕資曆極淺的時傳英趁機憑著一身真本事殺出重圍。
事實上,時傳英盡管也是中醫院校科班出身,但他的醫術更多卻來自家傳。
在別的同學為通過畢業考、醫師資格考而拚命啃著那些西醫書籍的時候,時傳英仍然自顧自的按自己的計劃學習著純粹的傳統中醫。
正因如此,說到考試成績,時傳英毫不顯山露水。畢業考時名列中遊。執業考試也隻是勉強過關。差一點點就連證書都拿不到。
可現在這次考試是在新法規出台的背景下,考的純粹中醫理論和技能,完全摒除了那些“亂入”的西醫知識,時傳英頓時脫穎而出一飛衝天。
理論且不說,跟華夏國那些善於背書的學生相比,時傳英並無多大優勢。
但一考到真正的中醫技能,什麼望聞問切,針灸宜忌乃至按摩導引,那些中醫院校出來的所謂科班學生基本抓瞎。
尤其是脈診這類縹緲玄乎的東西,那殺傷力之恐怖,讓參與考試組織的幾個本市中醫學院老師都有些沒臉見人。
相反,那些民間出身的中醫,具體技能倒各自都掌握了一些。但通常的毛病就是知識不夠係統。重實踐而輕理論。
因此在背了一肚子醫書卻完全不消化、甚至潛意識裏都不相信中醫玄學的科班生以及隻有一些實踐經驗,知識不全麵、理論很欠缺的民間中醫之中,時傳英自然能夠橫掃一片。
與“隊友”們的悲觀不同,時傳英其實是憋了一股勁,誓要借本次峰會一舉奠定自己在圈內地位的!
在他看來,即使爭不到五絕的名號,那至少也要進入前三十,成為主團成員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