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我不是教你詐(1 / 2)

李載成在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非常嫻熟的利用人情關係以及各種巧妙的騰挪借用,從社會上輕鬆套得大把現金供其揮霍。

正如世人批評銀行家時所說的,他們最喜歡做的工作,就是在晴天遊說你向他們借雨傘,然後一看到天真的下雨了,他們立刻匆忙將雨傘從你手中收回來!

又或者可以換種更直接的方式描述。那就是假如你錢多得沒處花,隻能將之存在銀行裏吃利息。這時候銀行家們就會蜂擁而至,拚命遊說你借他們的錢。

可一到你銀根吃緊,極需錢用了,他們不但不肯再借錢給你,還會想方設法將以前借給你的錢趕緊收回去。

這種情況,有個專有的名詞叫做“馬太效應”。

簡單點解釋,那就是這個社會都喜歡錦上添花,痛恨雪中送炭。由此造成的結果,就是窮者愈窮,富者愈富,整個社會陷入兩極分化。

李載成人不笨,從小又接受著頂級的精英教育。而這種教育的本質,就是直指社會和人性的本質。

經受這種教育的結果,就是讓他在有資格接手家族生意以前,就已經完全打通了弄錢的門路。

事實上,李二公子即使從家裏拿不到足夠的錢花,光靠這個頭銜,就有的是人借錢給他或者允許他賒賬。

唯一需要點技巧的地方,就是他必須第一時間讓對方明確,這個人情不能賣給他家老頭子,隻能私下賣給他李二公子本人。

否則的話,老頭子一句話,立刻就會將他的融資渠道給卡斷了。

然而就這麼點小問題,肯冒險的人在社會上有的是。

別說李二公子在拿錢和收東西的時候,都是實打實簽了名的。即使他不簽名,隻為賣個人情就直接給錢給女人,社會上同樣一抓一大把。

畢竟李家近萬億資產,繼承人就這麼兩個。李載成即使無法接掌家族生意,分到手的份額也絕對少不了。在他成人以前與之搞好了關係。將來的回報完全都是看得見的。

一切有長遠眼光的大商人,對於這點人情投資,肯定都是不會介意的。

因此在李載成悟通了其中玄機之後,手頭就再也沒有缺過錢花。

當然,在老頭子麵前,必要的戲還是要演一下的。因此多年以來,李載成差不多已經形成雙麵人格。

在老頭子或者社會上別的人看得見的地方,他是低調、儉樸的世家子。甚至在國外上大學期間,還到高爾夫球場做球童來掙出生活費。

人前,他穿著一身地攤貨,全身上下連一件有牌子的飾物都找不著。不戴手表,用手機看時間。手機還是國產的。開的是一輛自己攢錢買的幾萬塊的國產車。

上學期間,所有假期他都用來勤工儉學。不交女朋友,沒有任何高消費。

畢業後自己投簡曆,找了個小職員的工作,領著微薄的薪水,整整磨礪了近十年。這才得到老頭子一句輕描淡寫的評價“尚可”。

然後他才有機會從父親手中接掌了家族中非主流的一些生意。

又用了多年時間,才真正將之完全掌握在手裏,有了獨立門戶的那麼一點資本。手中可以掌握的資產也開始用百億做為單位。

然而這隻是社會公眾能夠看見的一麵。不能說全錯,但絕對不是全部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