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索、張遵歸降的王萬部隊多為水師,讓王雙軍的水師力量一下子擴大的一倍,而趙廣部隊捷報頻傳,這可讓王雙喜上眉梢,帶著王丫丫司馬昭與他的幹孫子司馬炎一起,到荊州來慰問各路將士,也為與吳國開戰作戰前動員。

不知不覺的自己來這裏已經兩年來,由一個隻有五萬人馬的西涼軍發展到今天擁有百萬人馬的王雙軍,隻在,蜀國已經快被剿滅,曹軍雖然地依然占住整個北方,但早已不足為患,於禁將軍正在擴大戰果,已經與合肥連成了一片,準備與洛陽的部隊彙合,而王丫丫卻讓他率軍東進,拿下盱眙,堵死吳國外逃的可能。

經過三個多月的準備,王雙軍對吳國發起了全麵進攻。魏延率領的第一縱隊悄悄地潛入盱眙,從曲烏入侵,龐德率領第二縱隊,搶占江夏,而王丫丫與薑維率領的第三縱隊,與吳國的主力在赤壁交上了手。

為了這一戰,王丫丫演習了n遍,她可不想像曹操那樣兵敗赤壁。

而王雙軍的主力卻在第一、第二縱隊。

王丫丫他們的任務是牽製住吳國的主力,讓吳國以為他們就是王雙軍的全部水師。

總攻的時間定在初十淩晨五更,而王丫丫與薑維帶帶領的第三縱隊已經在赤壁一帶活動的十多天了。為了誘敵上鉤,王丫丫在赤壁的戰船都是未改良前的,戰船窄小,速度很慢,沒有什麼戰鬥力。

是鎮守江夏的朱然將軍發現了他們,看到他們船隻不多,戰船破舊,便帶了五百隻戰船想圍殲他們,可這支王雙軍非常狡猾,他們在江上搜索了一天,不見蹤影,第二天,探子報告,那王雙軍又出現在赤壁一帶。

難道王雙軍要對吳國有動作了嗎?

吳然一邊帶領水師繼續在江上搜索,一邊派出流星快馬把這一情況報告給皇上孫和。

上次偷襲荊州,孫繼軍與蜀國的黃月英商量許久,細細討論了各種細節,就是想給王雙軍一次痛擊,如幾十年前的赤壁之戰,把曹軍打得一蹶不振。

沒想到他們失敗了,失敗在對敵軍了解不夠,還有,他們的軍隊裝備太差,不是一個檔次上的。

孫繼軍這幾個月一直苦心研究火器在,已經研發出地雷、霹靂彈,他已經研製出一門火炮,卻沒法大批量進行生產,最主要是吳國少有精鋼,王雙軍已經壟斷了整個西域,他的人根本帶不回精鋼。

沒有精鋼,火槍、火炮都難於製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真想著如何找替代品,沒想到真王雙軍開始行動了。

出現在赤壁的是不是王雙軍的主力很重要,孫繼軍讓大將周泰帶領精兵十萬,想把王雙軍出現在赤壁一帶的水師殲滅。

王雙軍屯兵烏林的消息得到了證實,一共有水師五萬,兩千餘艘戰船。

但這不不是王雙軍的全部,孫繼軍粗略地估計了一下,如今蜀國已經快被王雙軍踏平,僅俘虜的蜀國水師,就不下五萬人。

很快,在烏林的王雙軍增加到了十萬,每天都有新的部隊駐入。

他們就不怕吳國再一次火燒烏林?

不過,這一次隻怕是燒不了了,因為他們根本沒法靠近,吳國軍隊害怕王雙軍的火炮。

隻有把他們引出,遠離港口的江麵上吳軍才能發揮優勢,才能殲滅敵人。

於是主力部隊屯兵江夏,準備與王雙軍惡戰。

初十這一天,王雙軍在烏林的水師全部出水港,吳軍也迅速作出反應,兩軍在赤壁相遇。

王雙軍似乎不懂水上排陣,十萬水師排陣混亂,沒有章法。

周泰感覺很不對勁。

因為,王雙軍雖然多為北方人,不習水戰,但魏延、關索等人卻不是,他們早就降了王雙軍,而飛龍先生是一個不計前嫌,求賢若渴之人,怎會放置這些能人而不用?